[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大蒜的无土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7676.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覃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南岜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C05G3/00;C05G3/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蒜 无土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大蒜的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和“天然解毒剂”等美称。硒在人体组织中的含量为千万分之一,但是决定着生命的存在,是不可替代的生命元素,对人类健康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他物质所无法取代的,具有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临床医学证明,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等。
无土栽培方法是指利用非土壤基质培养植物的方法,具有优质高产、病虫害少、不受土地资源限制以及便于规模化生产等优点,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又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特点。经过实践证明,大豆、黄豆、菜豆、豌豆、小麦、水稻、燕麦、甜菜、马铃薯、甘蓝、叶莴苣、番茄、黄瓜等作物,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目前,对大蒜的种植主要采用土壤栽培方法,容易使得大蒜发生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生产范围小,生产成本高。同时,大蒜本身含硒量高,但在种植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提高大蒜的富硒能力,也会使得生产出来的大蒜硒元素流失严重,含硒量大幅度降低。
公开号为CN104996130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大蒜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将大蒜蒜种采用自制含硒调控液浸泡处理,以及在生长过程中在大蒜生长介质中加入富硒肥料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能想大蒜蒜种中提供稳定和有效的硒源供应,促进大蒜吸收积累,而且加入含硒生物大分子使得无机硒向有机硒的转化更为彻底和高效,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亚硒酸钠、硒酸钠等无机硒,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其残留对人体健康有着一定危害,同时杀虫剂采用的是50%辛硫酸,其中硒元素与硫元素存在竞争性的拮抗作用,会造成部分硒元素流失,同时辛硫酸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富硒大蒜的无土栽培方法,以解决栽培受土壤、土质条件限制以及含硒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有栽培方法简单、易于管理、环保、病虫害小、营养丰富及产量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A、种蒜选择:选择无虫病、表皮光滑严紧、体型饱满坚实、芽眼明显及含水量高的大蒜作为种蒜,备用;
B、富硒基质配制:
a、备料:按重量份分别称取刘寄奴10-20份、决明子5-15份、黄芪10-25份、伸筋草5-10份、棕榈5-15份、菊花12-22份、苦楝皮10-24份、苜蓿9-21份、荆芥8-16份、莲须4-12份、维生素E2-6份、磷酸钾20-40份、磷酸二氢钙15-25份、氯化钠10-20份、硼砂3-13份、EM菌液2-6份;其中,刘寄奴、决明子、黄芪、伸筋草、棕榈、菊花、苦楝皮、苜蓿、荆芥、莲须各原料均为鲜品。
b、配制:将刘寄奴、黄芪、伸筋草、棕榈、苦楝皮、苜蓿、荆芥洗净,切至长度小于2cm,与决明子、菊花、莲须一起放入煎煮锅中,加入该10味药总重量10-20倍的水,先大火将水烧开,然后小火煎煮1-1.5h,用相同方法反复煎煮2-3次,合并煎煮液,用多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冷却至室温,与维生素E、磷酸钾、磷酸二氢钙、氯化钠、硼砂、EM菌液混合均匀,得富硒基质,备用;
C、播种育苗:
a、苗床整理:把清洗曝晒后的无土栽培盆平放在地面或者是栽培架上,将备用的富硒基质加入至无土栽培盆容积的80%-90%位置即可,当无土栽培盆中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时,即整理成为可移种的苗床;
b、下种:用刀具在备用种蒜横向中心轴线上削出一个直径0.5-0.7cm的削口,然后用直径0.5-0.7cm的塑料管穿过种蒜横向中心轴线上,然后沿种蒜芽眼垂直向上方向栽植于苗床中,塑料管两端固定在苗床上,控制株距1-2cm、行距3-4cm,种蒜根部浸入富硒基质的部分为种蒜总长度的50%-60%,控制温室中的空气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在65%-75%;
D、苗期管理:在如下生长阶段的施肥量分别为:
缓苗期时,每隔5-7天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叶面肥量为2.5-3.5L/m3;
幼苗期时,每隔5-7天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叶面肥量为4.5-5.5L/m3;
壮苗期时,每隔3-5天喷施叶面肥进行追肥,叶面肥量为6.5-7.5L/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岜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南岜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7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皮石斛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生物活性无土基质秸秆植被毯的培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