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释性植物生理酸性盐-多肽硫酸盐的制备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0404.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东;王行国;毛文凌;李龙盘;王楠;舒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C11/00 | 分类号: | C05C11/00;C05G1/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释性 植物 生理 酸性 多肽 硫酸盐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释性植物生理酸性盐‑‑多肽硫酸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蓝莓种植中的应用,属于含蛋白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型肥料的研发、种植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含蛋白废弃物中的蛋白裂解为水溶性的多肽以及其它小分子有机物,使硫酸根与多肽分子链上的氨基结合为多肽硫酸盐,本发明所制备的多肽硫酸盐具有肥效的缓释性、促进植物快速生长,且维持土壤pH值在4.8‑5.2范围内,稳定了蓝莓的生长酸碱性,从而减少灌醋酸等操作,节省原料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蛋白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新型肥料的研发、种植应用技术领域,其目的是为了部分生长条件苛刻的喜酸植物提供一种酸性缓释有机肥---多肽硫酸盐,以实现肥效高、土壤酸性稳定、操作简单的种植目的,具体涉及一种缓释性植物生理酸性盐--多肽硫酸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小浆果果树,蓝莓对土壤条件及肥料要求十分严格,土壤pH 值需保持5.0 左右,土壤有机质>3%,蓝莓种植中必须维持其生长需求的土壤条件,方能达到持续高产优质的目的。
目前,国内蓝莓种植中通常将无机肥与有机肥相结合使用,但有机肥、无机肥各有其优缺点,有如下几点:有机肥效果好,但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易出现土壤pH值大于5.2的现象,此时蓝莓生长势开始变差,所结果实产量低、口感差等,需在施用的肥料中添加硫磺,稳定酸碱变化,但由于每年均需添加有机质或泥炭土等,因此年复一年都得加硫磺或施加醋酸等酸性物质,操作复杂,人工与原料成本均有所增高;同时由于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对氯离子(忌氯离子)、钙离子敏感(由于钙吸收多,往往导致缺铁失绿),同时喜钾肥、喜光植物、少水,对施肥反应敏感,过量施肥容易造成减产,生长受抑制,植株受害甚至死亡,不施肥又会导致不成花或花芽秕、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因此,由于蓝莓对土壤、肥料需求的特点,决定蓝莓种植是需要多元化调控方可种植出高产量与高品质好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目前国内外关于蓝莓种植所需肥料的特殊要求与施肥程序、种植过程中土壤酸碱性的轻微变化对蓝莓生长的影响效应、种植的技术难度等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性植物生理酸性盐--多肽硫酸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蓝莓栽培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并不断探索,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释性植物生理酸性盐--多肽硫酸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将动物蹄角、羽毛、植物饼粕、食品厂污泥等含蛋白废弃物加入耐酸、耐高温的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添加一定量水,使含蛋白废弃物(折算为干物质)占水的质量比例为1:2-5,即含蛋白废弃物占总体积的20-50%;并用硫酸调节pH值在1.2-1.8范围内;然后加热至90~180℃,保温30~400分钟,使含蛋白废弃物被强制裂解为水溶性的、平均分子量在5000道尔顿以内的多肽以及其它小分子有机物,此时硫酸根可与多肽分子链上的氨基结合为多肽硫酸盐,冷却至常温后,得到所述缓释性植物生理酸性盐--多肽硫酸盐。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方式采用通入水蒸汽直接加热,所述水蒸汽的生化裂解压力为0.05~0.90Mpa。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是利用间壁油加热,所述间壁油加热是将间壁中的油经过电热管加热后再间接加热反应釜,主要是针对无锅炉时的加热或受锅炉安装限制时采用的一种加热方式。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温度优选为145.5~165.6℃,保温时间为90~130分钟,上述技术方案反应在空压机空气搅拌的条件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0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