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尿泡苗及其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1300.4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松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66034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尿 及其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尿泡苗及其育苗方法,涉及生物工程领域。该育苗方法选取马尿泡,取其根尖,消毒,得待接种根尖;切取待接种根尖0.3‑0.5mm,接入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培养两个月;将分化后的根尖置于增殖培养基,增殖培养一个月;将增殖培养后的根尖置于生根培养基中,于日温17‑27℃,夜温5‑7℃,光照强度为1800‑2700lx,光照时间为10‑11h的条件下,培养30‑35d,得生根苗,再将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该方法使制得的种苗后代不仅继承了原植株的优良性状,而且抗性佳,适应性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尿泡苗,其不带病毒,产量稳定,抗性佳,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马尿泡苗及其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马尿泡(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又名矮莨菪,是茄科马尿泡属植物,为我国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3200-5000米的高山砾石地及干旱草原。据《晶珠本草》及《藏药志》记载,它是藏药中的常用药,其根和种子及全草均可做药用,具有镇痛、解痉、杀虫、消炎等药效,用于胃肠痉挛疼痛、白喉、炭疽;外用疮疡,皮肤瘙痒。由于马尿泡中托烷类生物碱含量高,可以直接作为工业生产该类药物的原料,市场上对马尿泡的需求量正在不断的增加,而仅靠采摘野生马尿泡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而现代人工种植的马尿泡繁殖主要通过马尿泡种子有性繁殖,由于自然育种条件下,种子繁殖后代变异较多,个体植株差异较大,性状不稳定,因此,优良品种的扩繁成为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尿泡育苗方法,其采用人工选取优良野生植株,通过脱毒根尖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合仿野生环境培育,使种苗后代不仅继承了原植株的优良性状,不带病毒,产量稳定,而且抗性佳,适应性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尿泡苗,其继承了原植株的优良性状,不带病毒,产量稳定,抗性佳,适应性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马尿泡育苗方法,其包括:
选取长势旺盛的野生马尿泡,取其根尖,消毒,得到待接种根尖。
切取待接种根尖0.3-0.5mm,接入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0℃,每日光照时间12h,光照强度为2000lx的条件下,分化培养两个月。
将分化后的根尖置于增殖培养基,在温度20℃,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12h的条件下,增殖培养一个月。
将增殖培养后的根尖置于生根培养基中,于日温17-27℃,夜温5-7℃,光照强度为1800-2700lx,光照时间为10-11h的条件下,培养30-35d,得生根苗,再将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
本发明提出一种马尿泡苗,其由上述马尿泡育苗方法制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马尿泡苗及其育苗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采用人工选取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植株,通过脱毒种苗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结合仿野生环境培育,使得到的马尿泡苗不仅继承了原植株的优良性状,不带病毒,产量稳定,而且抗性佳,适应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马尿泡苗及其育苗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马尿泡育苗方法,其包括:
选取长势旺盛的野生马尿泡,取其根尖,消毒,得到待接种根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松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松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1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