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2017.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7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杰;郭志华;孙丹凤;赵胜楠;陈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处理单元:
(1)高级氧化单元:对反渗透浓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提高RO浓水的可生化性;
(2)生物强化处理:氧化处理后废水进入生物强化处理单元,在处理体系中投加耐盐脱COD脱氮微生物菌剂,所使用菌剂中含有副球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水指反渗透处理产生的高含盐含COD浓水,CODcr浓度为100-300mg/L,B/C比小于0.2,总氮浓度为15-150mg/L,TDS大于5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氧化采用臭氧催化剂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的条件为:体积空速0.4-0.8h-1;O3浓度40-80g/m3,O3投加量1000-3000m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剂是专利CN201410706824.0、CN201410706825.5、 CN201310620750.4 或CN201310621081.2制备而得,装填量为反应器体积的1/4-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强化处理单元采用SBR工艺,SBR反应器先按照污泥浓度2000-3000mg/L接种活性污泥,然后投加耐盐脱COD脱氮微生物菌剂,菌剂投加量为每小时所处理废水体积的0.0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BR的操作条件为:选择2-3组SBR系列交替运行,单组SBR运行时间是8-12h,曝气2-6h,搅拌1-4h,单系列循环1-3次,沉降1h,排水1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耐盐脱COD脱氮微生物菌剂中,“脱氮副球菌DN-3和/或甲基杆菌SDN-3”与“副球菌FSTB-2、北见微杆菌FSTB-4、施氏假单胞菌FSTB-5中的至少一种”两类菌体的体积比为1: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盐脱COD脱氮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1)将副球菌FSTB-2、北见微杆菌FSTB-4和施氏假单胞菌FSTB-5分别接种于FST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将脱氮副球菌DN-3和甲基杆菌SDN-3分别接种于对应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活化;
(2)用接菌环取平板上的副球菌FSTB-2、北见微杆菌FSTB-4和施氏假单胞菌FSTB-5菌落分别接种于相应的FSTB液体培养液中,用接菌环取平板上的脱氮副球菌DN-3和甲基杆菌SDN-3菌落分别接种于相应的液体培养液中,在温度20-40℃、150-240rpm条件下培养24-72小时至对数生长期,获得液体菌剂种子液;
(3)将上述种子液放大培养后收集菌体,按所需的比例混合,即为所述的耐盐脱COD脱氮微生物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0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含盐废水的综合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煤化工含盐废水零排放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