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检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2320.3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政所二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5B15/28 | 分类号: | F15B1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检测 传感器 | ||
一种位置检测传感器(10),其安装在缸体装置(12)的传感器附接槽(30)中。传感器附接槽(30)包括在槽底表面侧的宽部(32)和在缸装置(12)的侧表面(14a)侧的窄部(34)。位置检测传感器(10)包括具有大于窄部(34)的槽宽(W2)的宽度尺寸的安装构件(46、48)。安装构件(46、48)包括第一接合部分(84a)和第二接合部分(84b),第一接合部分(84a)和第二接合部分(84b)是可弯曲的并且以面对的关系布置,以在传感器附接槽(30)的宽度方向上互相间隔间隙S的方式开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置检测传感器,其安装于在致动器的侧表面上开口并且沿着致动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传感器附接槽中。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检测构成致动器的一部分的缸的内部的活塞的位置,磁体安装在活塞上,并且检测来自磁体的磁性的磁性传感器布置在致动器的外侧。活塞在压力流体的供应下往复操作,活塞的位置通过由磁性传感器检测的来自磁体的磁性而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圆柱状安装构件连接至容纳磁性传感器的保持器构造位置检测传感器,并且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横截面呈圆形并且在缸的侧表面上沿着轴线方向的全长开口的传感器槽中(例如,见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2008-051800)。
当安装位置检测传感器时,首先,在保持器和安装构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安装构件从缸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表面插入传感器槽,并且沿着传感器槽移动至预定位置。此后,调整连接螺栓的紧固量,并且通过凸出部分完成位置检测传感器的附接,该凸出部分形成在传感器槽的开口中,并且夹在保持器和安装构件之间。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No.2008-051800中公开的位置检测传感器,通过插入安装构件而将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于缸是在安装构件和保持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在一起的状态下,通过手动地从缸在轴线方向上的一端安装至期望位置来执行的。因此,不容易改善操作效率,另外,施加了约束,诸如在缸的轴向端附近需要大的操作空间。
考虑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位置检测传感器,其使安装操作能够相对于致动器容易且有效地执行,而不需要在致动器在轴线方向上的一端附近具有大的操作空间。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位置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附接槽中,该传感器附接槽在致动器的侧表面上开口并且沿着致动器的轴线方向延伸,传感器附接槽包括在槽底表面侧的宽部和在致动器的侧表面侧的窄部,位置检测传感器包含:外壳,该外壳中容纳有检测致动器的可移位体的位置的传感器主体;和安装构件,该安装构件设置在外壳上,并且具有大于传感器附接槽的窄部的槽宽的宽度尺寸。安装构件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是可弯曲的并且以面对的关系布置,以在传感器附接槽的宽度方向上相互间隔间隙的方式开口。
根据以上构造,在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以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相互靠近彼此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通过在其从致动器的侧表面插入传感器附接槽之后恢复至原始位置,位置检测传感器可以附接并安装于致动器。因此,位置检测传感器可以容易且有效地安装于致动器,而不需要在致动器的轴线方向上的一端附近具有大的操作空间。
位置检测传感器可以配备有固定工具,该固定工具布置在间隙中,并且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按压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
根据以上构造,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被固定工具按压,从而位置检测传感器可以更加稳定且可靠地固定于致动器。进一步,可以通过固定工具抑制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在靠近彼此的方向上弯曲。
在上述位置检测传感器中,贯穿孔可以形成在外壳中,该贯穿孔用于引导固定工具朝向间隙。
根据这种构造,通过贯穿孔,固定工具可以容易地布置在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之间的间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3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前面板(欧尚)
- 下一篇:电动车(金龟王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