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甲醛气体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4385.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斌;吴茜;徐卫林;杨红军;曹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16 | 分类号: | D01F9/16;D01D1/02;D01F1/10;D01F2/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二氧化锰 制备 活性炭纤维 粉体分散液 甲醛气体 粘胶纤维 粘胶原液 去除 高速搅拌机 功能性纤维 二氧化锰 回收利用 活化处理 去离子水 湿法纺丝 氧化分解 纺制 粉体 碳化 甲醛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甲醛气体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纤维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纳米二氧化锰粉体与去离子水、粘胶原液在高速搅拌机下进行均匀混合制得纳米二氧化锰粉体分散液;2)将1)中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锰粉体分散液加入到粘胶原液中进行湿法纺丝,纺制出含有纳米二氧化锰的粘胶纤维;3)将2)中制备的含有纳米二氧化锰的粘胶纤维进行碳化、活化处理,制备得到含有纳米二氧化锰的活性炭纤维。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二氧化锰在活性炭纤维中内分布均匀,且氧化分解甲醛效果优良并利于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甲醛气体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纤维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甲醛(HCHO)是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它是一种原生质毒,对眼部及呼吸、神经和内分泌等系统均具有毒性,此外还有致癌、致突变的遗传效应。甲醛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无处不在,因其毒性大,对人身体危害大,是生活中的隐形杀手,因此甲醛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市面上多使用活性炭来净化空气中甲醛等有害气体,但由于其颗粒状,易粉末化等特点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问世后,由于它具有其它活性炭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吸附速度快、孔结构均匀、不易粉化且易加工成多种形态等特点,因而人们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以便使之成为具有优良性能的高效吸附剂。
中国公开专利号CN 103382623B,公开日2016年4月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二氧化锰/聚丙烯腈基氧化分解甲醛型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二氧化锰/聚丙烯腈基氧化分解甲醛型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锰与聚丙烯腈(PAN)两者混合得到静电纺丝溶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得到二氧化锰/聚丙烯腈(MD/PAN)基氧化分解甲醛型纳米纤维膜。其生产方法包括步骤:将高锰酸钾和环己醇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将纳米MD和PAN混合,然后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搅拌后得到分散均匀的静电纺丝溶液,将上述得到的静电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MD/PAN基氧化分解甲醛型纳米纤维膜。由该发明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孔径直径小、催化活性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该方法需先制备纳米二氧化锰,步骤较为繁琐,且未考虑到甲醛气体会在空气中散逸,仅靠纤维膜表面的催化作用去除甲醛的效率较低,速度较慢,如果不采用吸附甲醛的方法很难将甲醛彻底去除干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去除甲醛气体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去除甲醛气体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质量百分比为:
纳米二氧化锰粉体 2%~30%
去离子水 20%~78%
粘胶原液 20%~50%
在高速搅拌机中均匀混合,制备得到均匀含有纳米二氧化锰粉体的分散液;
2)将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锰粉体的分散液与甲纤浓度为8~10wt%的粘胶原液按质百分比为:
粘胶原液 50~99%,
纳米二氧化锰粉体分散液 1~50%,
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进行搅拌制得分散均匀的纳米二氧化锰粉体湿法纺丝溶液;
3)将纳米二氧化锰粉体湿法纺丝溶液在20~23℃的条件下静置脱泡4~5小时,过滤,然后通过喷丝板进行纺丝,制备出含有纳米二氧化锰的粘胶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4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密度二氧化硅蓬松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纺织品动态染色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