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脱烃工艺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6142.1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魏江涛;张金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J1/02 | 分类号: | F25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换热器 气液分离器 天然气液化 高压射流 含烃原料 气体出口 脱烃 空温式汽化器 混合天然气 天然气入口 闪蒸分离器 天然气出口 气体入口 脱烃工艺 脱烃系统 液化冷箱 液体出口 出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脱烃系统,包括: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含烃原料气体入口和含烃原料气体出口、脱烃天然气入口和脱烃天然气出口、来自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混合天然气入口和混合天然气出口;入口与所述主换热器的含烃原料气体出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主换热器的脱烃天然气入口相连;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相连的空温式汽化器;入口与所述空温式汽化器的出口相连的闪蒸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脱烃工艺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LNG工厂在建设初期,所采用的气源组分在设计初期不需要设置脱烃装置就能满足天然气液化工艺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开发的油气田生产的天然气进入了管网,导致进入管网的天然气组分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天然气液化工厂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原有系统中增加脱烃工段的设备。
针对现有的偏远井口气、放空气、油田伴生气的小型液化装置高压射流工艺,采用传统的冷凝回收装置,需要外配冷源,通常都是以制冷剂作为辅助冷源,制冷剂的循环需要增加膨胀机或制冷压缩机组。这样就额外的增加的工厂中运行的动设备,将会增加非正常停车几率,影响正常生产。且投资大,能耗较高,经济效益不理想。采用冷凝法分离分成浅冷和深冷两大类,浅冷制冷温度一般在-25~-40℃左右,深冷制冷工艺一般在-90~-100℃左右。浅冷方式的制冷温度有点偏高,部分容易堵塞冷箱的烃类没有完全分离。深冷方式的制冷温度偏低,相当大的一部分C1和C2溶解于分离的重烃,导致C1和C2损失较大。这样对烃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工艺的脱烃工艺及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工艺的脱烃系统在不增加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利用原有工艺中冷箱中部分冷源在原料天然气净化处理后脱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脱烃系统,包括:
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含烃原料气体入口和含烃原料气体出口、脱烃天然气入口和脱烃天然气出口、来自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混合天然气入口和混合天然气出口;
入口与所述主换热器的含烃原料气体出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主换热器的脱烃天然气入口相连;
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相连的空温式汽化器;
入口与所述空温式汽化器的出口相连的闪蒸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来自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混合天然气包括来自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低温天然气和来自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中低温天然气。
优选的,用于输送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低温天然气的管路和用于输送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中低温天然气的管路通过三通与用于输送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混合天然气的管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用于输送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低温天然气的管路与三通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用于输送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液化冷箱的中低温天然气的管路与三通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阀还与主换热器的脱烃气体入口温度控制相连,所述第二控制阀还与混合天然气入口温度控制相连。
优选的,所述闪蒸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燃料气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闪蒸分离器的第二出口与所述混烃储罐的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主换热器的第二出口与含烃原料气体的压缩机入口相连,所述主换热器的第三出口与所述循环压缩机的入口相连。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用于高压射流天然气液化的脱烃系统的脱烃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6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