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7557.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9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李松林;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J31/00 | 分类号: | C07J31/00;G01N30/02;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参 硫磺熏蒸 含硫化合物 人参皂苷 磺酸 制备 标准化合物 快速筛查 临床疗效 重要意义 硫熏 灵敏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化合物为25‑烯,24‑磺酸人参皂苷Rg1和/或25‑烯,24‑磺酸人参皂苷Re。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可作为快速筛查人参硫熏与否的标准化合物,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灵敏等特点,对控制人参质量,保证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硫磺熏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养护方法,具有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等作用,在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贮藏过程中应用普遍。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材及饮片经硫磺熏蒸后会残留毒性二氧化硫,且固有生物活性成分会发生量或质的改变,造成药材和饮片质量改变,药理功效下降,甚至毒性增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04年已将硫磺熏蒸后的药材视为劣药。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取消了山药、葛根等中药材的硫熏工艺。在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中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2015版《中国药典》完善并修改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这表明,国家对于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贮藏已不再允许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
人参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材,部分不法商贩为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增白、防虫、防腐和防霉变的目的,在人参药材初加工时,仍会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因此,建立人参是否为硫磺熏蒸品的检测方法不但是确保人参疗效和临床用药安全的需要,也是打击不法商贩的重要技术手段。
目前人们判断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方法主要靠观察外观颜色,品尝气味,主观性强,缺乏客观依据。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ⅨU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中采用滴定法测定,灵敏度低,样品取样数量也较大(10克)。另外,药材经硫磺熏蒸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气体挥散后有可能检测不到二氧化硫成分,出现假阴性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运用高分辨质谱实时追踪目标化合物,采用传统植物化学分离及现代化学分离的手段制备获得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标志性化合物。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标志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为25-烯,24-磺酸人参皂苷Rg1和/或25-烯,24-磺酸人参皂苷Re。其结构式分别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取取硫磺熏蒸人参采用乙醇回流提取,得提取液,浓缩,浓缩液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D101大孔树脂、70%乙醇沉淀或正丁醇萃取方法纯化,纯化提取物运用高分辨质谱实时追踪含硫化合物,然后采用制备液相和/或半制备液相分离得到化合物为25-烯,24-磺酸人参皂苷Rg1和/或25-烯,24-磺酸人参皂苷Re。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硫磺熏蒸人参采用体积浓度为70~80%乙醇回流提取1~3次,人参和70~80%乙醇的重量体积比为1:6~15,每次提取1~2小时,合并得提取液。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方法包括:取人参提取浓缩液,上阴离子离子交换柱,然后分别用超纯水、浓度0.1M甲酸溶液洗脱,收集0.1M甲酸洗脱溶液,减压浓缩。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用于鉴定人参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含硫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101大孔树脂纯化方法包括:取人参提取浓缩液,离心,取上清液经D101大孔树脂柱,上样后依次用水、体积浓度50%乙醇和95%乙醇洗脱,收集体积浓度50%乙醇洗脱部位,减压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75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