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制冷设备及柜体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8902.2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毛庆波;慕志光;赵建芳;杨宝斌;王德森;李刚;刘仁杰;李宗敏;卜农农;张世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6 | 分类号: | F25D23/06;F25D23/02;F25D27/00;F25D1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永刚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部 透明 立式 发泡 制冷 设备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制冷设备及柜体组装方法。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包括立式保温壳体,立式保温壳体的正面形成开口,立式保温壳体包括外壳和内胆,内胆形成储物腔体,外壳包括U型主体、上梁和背板,U型主体具有底部和两个侧部,上梁和背板设置在U型主体的两个侧部之间,内胆的顶部开设有与储物腔体连通的视窗,视窗的内圈设置有窗框,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还包括保温玻璃部件,保温玻璃部件卡装在窗框上并封盖住视窗,保温玻璃部件与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发泡腔体,发泡腔体中形成发泡层。实现在保证保温性能的前提下,满足用户从顶部查看箱体内的物品,提高用户体现性和使用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制冷设备及柜体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冷设备(冰箱、冷柜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而冷柜因其储物量大被广泛的使用。冷柜分为立式冷柜和卧式冷柜,对于立式冷柜而言采用的是侧部开门的方式(例如:可以采用铰链门体或抽屉等),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的立式冷柜,如冰吧类产品被大量推广,通常情况下冰吧类产品的高度较矮,不同于常规的立式冷柜,当用户需要查看内部储藏的物品时,需要弯腰开门查看,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如何设计一种提高用户体现性和使用便利性的制冷设备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制冷设备及柜体组装方法,实现在保证保温性能的前提下,满足用户从顶部查看箱体内的物品,提高用户体现性和使用便利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包括立式保温壳体,所述立式保温壳体的正面形成开口,所述立式保温壳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内胆,所述内胆形成储物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U型主体、上梁和背板,所述U型主体具有底部和两个侧部,所述上梁和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U型主体的两个侧部之间,所述内胆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储物腔体连通的视窗,所述视窗的内圈设置有窗框,所述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还包括保温玻璃部件,所述保温玻璃部件卡装在所述窗框上并封盖住所述视窗,所述保温玻璃部件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形成发泡腔体,所述发泡腔体中形成发泡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的组装方法,所述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采用上述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所述组装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内胆和外壳预装在一起形成立式保温壳体,立式保温壳体的顶部形成视窗;
步骤二、将保温玻璃部件与立式保温壳体组装在一起,保温玻璃部件封盖住视窗,保温玻璃部件、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发泡腔体;
步骤三、向发泡腔体中注入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在发泡腔体中形成发泡层,保温玻璃部件、外壳和内胆通过发泡层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立式保温壳体的顶部开设视窗,视窗通过保温玻璃部件进行遮挡密封,用户从上部透过视窗可以直接查看储物腔体中储藏的物品,而为了确保保温性能,保温玻璃部件与立式保温壳体的内胆和外壳一同形成发泡腔体,发泡腔体中形成的发泡层一方面能够确保整个发泡箱体的保温性能,避免在视窗与保温玻璃部件的连接面处发生冷量的散失,另一方面发泡层将保温玻璃部件进一步的固定在立式保温壳体上,在发泡层的作用下使得顶部透明立式发泡柜体形成整体结构,有效的提高箱体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克服因立式保温壳体顶部开设视窗而造成上部结构强度不足的缺陷,实现了在保证保温性能的前提下,满足用户从顶部查看储物腔体内的物品,提高用户体现性和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8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