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角环素化合物的红灰链霉菌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9116.4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鞠建华;宋永相;李洁;黄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9/60;C12P17/06;C12P17/18;C12R1/465 |
代理公司: | 44001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角环素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肿瘤 抗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角环素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或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从海洋放线菌‑红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rubrogriseus)SCSIO 11594的发酵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到3个细胞毒活性或抑菌活性化合物,经结构解析,确定3个化合物为角环素类化合物,具体结构如式(Ⅱ)所示。本发明从红灰链霉菌SCSIO 11594分离到三个化合物‑化合物1‑3,其中化合物2‑3具有抗肿瘤活性,能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化合物1‑3具有抑菌活性,能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因此本发明为研制新的抗肿瘤或抗菌药物提供了新的或新功能的先导化合物,对开发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领域,具体涉及三个海洋来源的角环素类化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或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各种恶性肿瘤、致病性细菌尤其是耐药性的侵扰,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包袱。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肿瘤引起的各种癌症疾病给人们造成的伤害不但没有减轻,反而逐渐成为引起我国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具有很强耐药活性的所谓“超级细菌”不断出现,使得原有的抗生素治疗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加快具有抗肿瘤、抗耐药细菌等新型药物的研发,来解决当前面对的不断出现的各种癌症和耐药细菌给人类所造成的困境,已经成为当前新药研发的紧迫任务。
角环素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包括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酶抑制等重要活性。具有芳香角环(benz[α]anthracene)基本骨架的该类化合物Tetrangomycin和tetrangulol在1965年和1966年分别被Dann和Kunstmann等人报道。在以后陆续报道的角环素化合物中,基本上是以化合物Tetrangomycin和tetrangulol为基础的衍生物,以tetrangulol为骨架的糖苷衍生物中,通常见到的为在C-8位以C-O键连接的糖苷单元,而在C-9位以C-C键连接的糖苷结构,除在1970年通过化学方法得到了aquayamycin的脱羟基衍生物dehydroxyaquayamycin外,此后该类化合物鲜有报道,直到2012年,dehydroxyaquayamycin做为一株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才被Supong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和抗菌活性,海洋来源的角环素化合物及其药用盐。
本发明的角环素化合物及其药用盐,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其中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本发明人通过对初筛具有抑菌活性的海洋放线菌-红灰链霉菌(Streptomycesrubrogriseus)SCSIO 11594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得到如式(Ⅰ)所示的三个角环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2)以及化合物3,其中化合物1和2为结构新颖的化合物。
因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红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rubrogriseus)SCSIO 11594在制备上述化合物1、2和3中的应用。
通过对化合物1、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2对肺癌细胞株、鼻咽癌细胞株(CNE2)、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IC50值在0.25-0.56μM,比阳性对照药物顺铂的活性高出一个数量级,而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IC50值却为3.67μM,因此,该化合物做为先导药物具有较强的成药研究前景。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2,或其可药用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