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9507.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维科应用统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F1/02 | 分类号: | H03F1/02;H03F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u 波段 相控阵 雷达 线性 低噪声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放大器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
背景技术
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工作频率高、整体尺寸小,在对空间要求苛刻、精度要求高的机载探测雷达中得到广泛应用。低噪声放大器作为相控阵雷达接收/发射(T/R)单元的关键模块,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低噪声放大器通常采用GaAs和InP等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制作。这种工艺在噪声和功率处理方面具有极优的性,但成本高、集成度低。近年来,随着SiGe BiCMOS工艺截止频率(fT)的大幅提高,SiGe BiCMOS工艺在噪声和增益等方面的性能完全达到III-V族半导体工艺的水平,且成本低、集成度高,但SiGe BiCMOS工艺的主要局限性是击穿电压和线性度较低,很难实现高线性输出功率。
Thrivikraman等人在第2级的输出端进行大信号负载牵引,并采用高击穿管与高性能管串联的混合结构,以提高电源电压,输出1-dB压缩点达到18.5dBm,但其高击穿管的fT较低,在工作频率接近fT时增益急剧下降,而负载牵引是负载线匹配而不是共轭匹配,导致输出反射系数(S22)小于-10dB,匹配较差。也有在第2级放大管的发射极引入简并电感(Kalyoncu et al., 2012),并提高偏置电压,输出1-dB压缩点可达16dBm,但射极电感降低了增益,较大的偏置电压导致功耗过大。
综上所述,现代相控阵雷达要求低噪声放大器具有很高的动态范围,在不显著增加电路面积的同时,既要满足低噪声的要求,又要提高线性输出功率,改善电路的动态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同时满足高线性输出功率和低噪声的技术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
第1级电路,采用射极简并电感型共源共栅结构,选取Q1管的发射极长度LE,以保证最优信号源电阻等于信号源电阻,在Jc和Q1管的尺寸都确定(fT确定)的条件下,选取适当的Ls和Lb,实现噪声与功率的匹配;
第2级电路,采用共源共栅结构,为得到较大的输出功率,Q3和Q4管的发射极尺寸选为Q1和Q2管的4倍,使用L2,L3,C3和R1实现宽带输出匹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在不显著增加电路面积和制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线性输出功率,有效地改善了电路的动态范围。本发明的装置可满足Ku波段相控阵雷达系统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后仿真噪声系数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传统偏置电路的1-dB压缩点曲线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补偿偏置电路的1-dB压缩点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一种Ku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高线性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
第1级电路,采用射极简并电感型共源共栅结构。2级结构的低噪声放大器中,其噪声系数满足关系式:
NF=NF1+(NF2-1)/GA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维科应用统计研究所,未经东莞市维科应用统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