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诱捕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79605.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9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韦金菊;邓展云;覃振强;李杨瑞;宋修鹏;刘璐;魏春燕;潘雪红;罗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诱捕 | ||
1.一种新型诱捕器,包括伞盖(2)、诱芯(3)、支撑架(1)、托盘(8)、灭虫盆(4)和升降杆(6),所述伞盖(2)通过支撑架(1)悬挂在诱芯(3)的正上方,诱芯(3)通过底端的电源插脚(17)插设在托盘(8)中心的电源插口上,托盘(8)设置在升降杆(6)的顶部,灭虫盆(4)设置在升降杆(6)的上部并位于托盘(8)下方;所述升降杆(6)包括空心的大管和小管,小管套设在大管内,小管下部设置有两个弹簧卡扣(7),大管上部设置有与弹簧卡扣(7)相配合的卡扣孔,小管可在大管内部进行伸缩运动,小管内部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诱芯的LED灯系统和设置在小管上的开关(5)相连,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在伞盖(2)的顶端,另一端固定在托盘(8)上;所述灭虫盆(4)内有灭虫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虫液成分包括质量浓度为5%-10%的烷基苯磺酸钠溶液、质量浓度为5%-10%的月桂醇硫酸钠溶液或质量浓度为5%-30%的狼毒花提取物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盖(2)为透明的EVA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6)的大管底部为尖头状,且设置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虫盆(4)上部距盆口边缘2cm-3cm处均匀开设有等距的4-6个小孔,小孔直径为5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3)包括外层的诱液室(11)和内层的诱灯室(12);所述诱液室(11)的顶部开设有释气孔(10);所述诱灯室(12)的顶部开设有通光孔(9),底部中心部位安装有LED灯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系统包括底座(16)、灯罩(15)、LED灯管(14)和棒芯(13),所述LED灯管(14)为多个,形状为环形,固定在棒芯(13)上,LED灯管(14)通过棒芯(13)内的连接电路与小管内的控制电路相连;灯罩(15)密封固定在底座(16)上;底座(1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诱灯室(12)的正中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液室(11)的诱液成分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20wt%-30wt%的黑杨萎蔫萃取液、5wt%-30wt%的马尾松松针提取液、10wt%-30wt%的白木香提取液和20wt%-30wt%的苦楝树提取液;所述黑杨萎蔫萃取液萃取过程使用的萃取液为体积百分数为20%的二氯甲烷溶液;所述马尾松松针提取液、白木香提取液和苦楝树提取液提取过程使用的提取液体为体积百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液室(11)和诱灯室(12)由乳白玻璃构成;所述灯罩(15)为PC透明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管(14)为单色灯管,颜色分别为红、黄、蓝,按照“红-黄-蓝-红”的顺序从下至上间隔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6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钓时鱼钩挂水底硬物的脱钩办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式诱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