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9877.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东;汪启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55 | 分类号: | H01G9/055;H01G9/045;H01G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272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化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电解腐蚀箔进行前处理;2)用化成溶液对铝箔进行液体喷淋并进行四级化成;3)清洗;4)烧片;5)对四级化成箔进行五级、六级化成,得到六级化成箔;6)后处理;7)后处理过的六级化成箔进行清洗后置于烘箱中干燥。本发明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的工艺,在化成工艺中增加了用化成槽液体喷淋的技术,有效清除腐蚀孔内杂质以及溶解表面纤维状氧化铝晶体,控制外层水合物的生长,通过六级化成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进而提高化成箔的比容和抗弯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成箔及其生产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通用的铝电解电容器的基本结构是箔式卷绕型结构,是由阳极铝箔、电解纸、阴极铝箔、电解纸等4层重迭卷绕而成。其工作介质是通过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铝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此氧化膜介质层与电容器的阳极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选用的阳极箔和阴极箔通常均为腐蚀处理后的化成箔,原因是腐蚀可以使铝箔的表面积远远大于其表观的表面积,从而在化成(赋能)后可以得到大的静电容量,更有效地利用其实际电极面积。
近年来,在电子设备领域中,铝电解电容器的体积正在逐渐减小。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要求铝电解电容器选用的化成箔单位静电容量要大。化成箔单位静电容量增大的同时,还能够减少铝电解电容器制造中其他辅助材料的消耗,也进一步利于铝电解电容器的小型化。化成箔的抗弯强度越大,在卷绕后占用的体积越小,对电容器的小型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的单位静电容量(以下简称比容)和抗弯强度仍然是当前化成箔生产技术研发的主要课题。
根据物理静电学的基本公式可以推导出,当施加的电压一定时,要提高化成箔的比容有三种途径:1)扩大化成箔的表面积;2)提高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3)减少氧化膜的耐压厚度。
现有技术中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的生产工艺一般具体为如下流程:取经过腐蚀的、纯度为99.99%的铝箔,在水中浸后取出,在化成槽中进行四级化成;将四级化成后的化成箔取出进行高温热处理,再进行五级化成;取出,放入磷酸溶液中进行处理;取出水洗,并放入水溶液中,进行六级化成;将六级化成后的铝箔取出再经后处理、水洗、烘干。
然而采用这种的生产工艺,在化成过程中制得的氧化膜较厚、且容易将腐蚀处理过的铝箔中的微孔堵死,减少了氧化膜的表面积,得到的氧化膜质量较低,因而制得的化成箔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机械强度低、比容偏低的缺陷,不能满足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既能够突破以往的化成生产控制模式、改进工艺,达到电容器厂对化成箔高强度、高比容、耐水合性等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及其生产工艺,使其生产的化成箔具有高比容和高抗弯强度的优点。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用化成箔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解腐蚀处理后的铝箔进行前处理;
2)用一级化成溶液对前处理后的铝箔进行液体喷淋并进行一级化成,得到一级化成箔;用二级化成溶液对一级化成箔进行液体喷淋并进行二级化成,得到二级化成箔;用三级化成溶液对二级化成箔进行液体喷淋并进行三级化成,得到三级化成箔;用四级化成溶液对三级化成箔进行液体喷淋并进行四级化成,得到四级化成箔;
3)将四级化成箔置于清洗溶液中进行清洗;
4)将清洗后的四级化成箔置于烧片炉进行烧片;
5)用五级化成溶液对烧片后的四级化成箔进行五级化成,得到五级化成箔;用六级化成溶液对五级化成箔进行六级化成,得到六级化成箔;
6)对六级化成箔进行后处理;
7)对经过后处理的六级化成箔清洗后,将其置于烘箱中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未经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9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