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码产品以及空气质量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0620.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章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1N33/00 |
代理公司: | 31251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桂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产品 以及 空气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数码产品以及空气质量检测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和环保领域,尤其是空气质量测量的装置与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产品,至少包括空气质量检测仪和探测光束处理模块,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包括探测光束发生模块和探测光束接收模块,所述探测光束发生模块,用于发出探测光束至待测空气中;所述探测光束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反射或者散射的所述探测光束;所述探测光束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光束确定所述待测空气的空气质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和环保领域,尤其是空气质量测量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又面临着环境的污染和恶化,空气质量变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后果。所以,研究和监测空气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近,全国多数地区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值一度攀升。PM2.5指的是大气环境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极其细微,肉眼难以识别,但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空气质量的严重下降也带来了一系列其他的问题。
于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开始从降低室内PM2.5着手。最近,人们开始使用空气净化器来减低室内PM2.5,这是比较好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些不便之处,大部分空气净化器只有净化系统而没有实时显示系统,不能实时的显示出空气中的粉尘浓度,人们使用了空气净化器后,并不是确切的知道效果如何,或者是否已经达到健康的标准,缺少准确的数据供人们参考和比较。还有少数大型PM2.5监测器虽然可以测得空气质量的数据,但是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不能满足现代便携式设备的需求,只能限制于一定空间的测量。
室内环境空气当中的颗粒物一般指悬浮在室内空气中的固液体微粒。按微粒粒子的直径大小划分,可分为TSP(即空气动力学定义下的直径<=100um的颗粒)、PM10(可吸入颗粒物,直径<=10um)和PM2.5(细粒子,即直径<=2.5um)。因为基于不同测量粉尘浓度原理研发的监测pm2.5的仪器有较大的不可减少的差距,并且监测PM2.5的大小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本设计所做研究和评价,更多的是为了推动PM2.5检测的发展和给出一些想法。
市面上常见的手持粉尘检测仪专用于检测空气环境中的PM2.5(可吸入颗粒物),可检测的微粒空气动力学直径范围,一般大约在0.5微米至15微米,并分别给出大气环境中的PM1.0、PM2.5、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的数值。
目前,PM2.5的监测方法一般有这几种,分别是重量法、β射线吸收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这些方法因测量原理的本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因为手工采样的重量法是截留粉尘来测量,所以成为方法的基准,所以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与手工采样结果进行对比。但是在粉尘浓度的监测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捕捉水和挥发性颗粒物的问题。即使手工采样,也会出现比如水的捕捉问题等的类似的问题。
(1)重量法
重量法是指将PM2.5颗粒直接通过特制的滤膜薄膜,然后利用天平称重留下的颗粒。但是一些极其微小的颗粒还是可以透过滤膜不被截留。我们规定,若直径0.3μm以上的粒子,截留效率大于99%的百分比,就算是合格的。重量法是目前最可信最可靠的方法,是验证其他方法的基准方法。但是重量法的测量程序比较繁琐且耗费时间和人力。
(2)β射线吸收法
PM2.5颗粒物截留到滤纸上后,再通过照射β射线,射线穿过颗粒物时,会被散射而衰减,衰减程度与PM2.5的重量是正比的关系。由射线的衰减可计算出PM2.5的重量。
(3)微量振荡天平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0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含铬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洗涤塔用高效集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