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肌氨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0806.1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樊春海;左小磊;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26;C12Q1/28;C12Q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宋丽荣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氨酸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肌氨酸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物理吸附或者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肌氨酸氧化酶SOX和第一核酸序列连接,得到第一核酸序列修饰酶;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和第二核酸序列连接,得到第二核酸序列修饰酶;
S2,提供第一核酸纳米结构,其上伸出第一识别序列;提供第二核酸纳米结构,其上伸出第二识别序列;
S3,第一核酸序列修饰酶与第一识别序列杂交,得到肌氨酸氧化酶SOX和核酸纳米结构的第一复合体;第二核酸序列修饰酶与第二识别序列杂交,得到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和核酸纳米结构的第二复合体;
S4,将第一复合体和第二复合体组装到电化学装置的工作电极表面,利用第一复合体中的肌氨酸氧化酶SOX催化肌氨酸生成双氧水,利用第二复合体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催化酶催化底物TMB和双氧水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进行电化学检测;
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将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SPDP和肌氨酸氧化酶SO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进行连接,得到SPDP活化酶;
S12,将SPDP活化酶和巯基核酸序列进行反应,得到核酸序列修饰酶,其中,巯基核酸序列是利用巯基对序列为SEQ ID NO:6或SEQ ID NO:7的核酸进行修饰的DNA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的SPDP活化酶通过超滤进行纯化,并通过紫外进行定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的SPDP活化酶和巯基核酸序列的摩尔比为1:1-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核酸序列修饰酶通过超滤进行纯化,并通过紫外进行定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核酸纳米结构为一维、二维或三维的DNA纳米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酸纳米结构为四面体DNA纳米结构,其通过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的四条单链DNA自组装形成;所述第二核酸纳米结构为四面体DNA纳米结构,其通过序列为SEQ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的四条单链DNA自组装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第一复合体和第二复合体的摩尔比为0.5:1-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电化学装置的工作电极是由碳电极和金电极组成的平板电极,或由印刷碳电极和印刷金电极组成的薄膜印刷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电化学装置的电解槽中加入不含双氧水的酶催化底物TMB和待测肌氨酸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08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