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顶升不停电耐张和合横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2435.0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3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琳;韩宏青;徐臻华;周齐凯;王迪;王惠莲;曹中瑞;吴敏;张华;杨金富;谢邦鹏;聂鹏晨;陈国强;王辉;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凡扬电力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E04H12/18;E04H1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潘朱慧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担 顶升 固定机构 水泥电杆 支撑机构 不停电 电动式 耐张 对称 不停电作业 柱上断路器 顶升组件 动力组件 对称部位 固定抱箍 控制组件 托起 调换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式顶升不停电耐张和合横担设备,其包含:一对横担固定机构,对称位于水泥电杆两侧以及横担下方,并分别从横担两侧底部的对称部位将横担托起;一对顶升支撑机构,对称位于水泥电杆两侧并固定在所述的水泥电杆上,该一对顶升支撑机构还对应位于所述的一对横担固定机构下方,并分别支撑该一对横担固定机构;每个顶升支撑机构分别包含:顶升组件、控制组件、动力组件以及固定抱箍机构。其优点是:可以解决在杆刀调换成柱上断路器时的不停电作业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柱上开关类设备带电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式顶升不停电耐张和合横担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配电带电作业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大力推广,许多线路的停电检修、停电维护工作已经逐步被配网带电作业所替代。在全国范围内,上海是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较早的城市之一,特别是近几年,通过采用和引进了一批新技术和新工艺,带电作业已渗透到线路工作的各个领域,为提高供电可靠性起到了相当的支撑作用。
现有技术中,绝缘平台的结构和方式有很多种,但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1)体积、重量较大,使用繁琐;
2)开展带电作业项目有不适用性;
3)主要是吊塔型设备,很多作业地点无法到达;
4)监督人员无法对平台的误操作进行有效制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用户与工商企业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带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为了适应配网设备的改造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促进配网带电作业的技术发展,拟在杆刀调换成柱上断路器时采用不停电作业方式操作。
目前浦东供电公司10KV配网中运行的杆刀有近1900套,配网改造中将逐步调换为断路器,而杆刀和断路器的杆上装置形式有所不同,为充分利用砼杆高度,调换时需升高耐张横担。由于暂时不能解决带电升高横担的问题,调换工作只能停电进行,大范围设备更新改造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式顶升不停电耐张和合横担设备,能够完成配网作业中,杆刀移除后,耐张双横担位置提升的要求,能够大幅度增加带电作业次数,从而提升带电作业化率,同时在操控性和安全性上大幅提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式顶升不停电耐张和合横担设备,用于实现横担的顶升作业,以解决在杆刀调换成柱上断路器时的不停电作业问题,横担置于水泥电杆的对应位置,其特征是,包含:
一对横担固定机构,对称位于水泥电杆两侧以及横担下方,并分别从横担两侧底部的对称部位将横担托起;
一对顶升支撑机构,对称位于水泥电杆两侧并固定在所述的水泥电杆上,该一对顶升支撑机构还对应位于所述的一对横担固定机构下方,并分别支撑该一对横担固定机构;
其中,每个顶升支撑机构分别包含:
顶升组件,位于水泥电杆对应一侧,顶部对应连接横担固定机构;
控制组件,连接所述的顶升组件,其带动顶升组件在竖直方向内发生位移使得横担固定机构的高度得到调整;
动力组件,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为其提供动力;
固定抱箍机构,一端与水泥电杆的对应一侧固定连接,起到承力作用,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控制组件以固定该控制组件。
上述的电动式顶升不停电耐张和合横担设备,其中:
所述的顶升组件包含一双面齿条,该双面齿条沿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具有一根齿条;
所述的控制组件包含一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凡扬电力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凡扬电力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2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染色织物及其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泥管拼接用万向节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