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电力输电线路雷击点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3997.7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靳卫国;郭俊峰;史晓立;李红利;牟绍明;戴伟;唐东舒;韩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滑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41109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6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技术 电力 输电 线路 雷击 确定 方法 | ||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电力输电线路雷击点确定方法,①、集中监控子系统中按照输电线路走向,设置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飞行路线;无人机飞行平台根据制定的飞行路线沿电力输电线路对电力线状态进行视频采集,将视频采集数据送入移动子站;②、移动子站实时对视频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和预处理,以及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缺陷预诊断;并经处理后的视频数据实时发送给集中监控子系统;③、集中监控子系统中设有雷击点标准图像信息,并与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采集到的视频数据与雷击点标准图像信息匹配,则输出报警信息;同时,巡视人员在集中监控子系统处实时观察视频图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的雷击点进行实时巡检,从而保证了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了对电力线路雷击点的自动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输电线路雷击点测试技术,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对电力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能即时准确地确定出其雷击点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不断兴建与竣工。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尤其是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工程,而输电线路中的杆塔结构担负着架空电力输电线的重任。我国是雷电活动很强烈的国家,在广东及海南部分地区,年平均雷电日高达120-130天。由于被杆塔支撑的架空电力输电线相对一般建筑物要高出许多,很多还架设在高山地区,很容易遭受雷电袭击使电网输电中断。为了即时修复,准确地确定出输电线路上的雷击点就尤为重要。然而,直到本发明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准确地确定出输电线路上雷击点的技术方法,现在寻找雷击点进行线路修复全靠人工巡视,费时、费力、抢修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电力输电线路雷击点确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电力输电线路雷击点确定方法,它包括集中监控子系统、移动子站和无人机飞行平台,无人机风行平台上设置视频采集装置;集中监控子系统与移动子站之间以一对多的方式相连接,移动子站与无人机飞行平台以一对一的方式相连接;
其对电力输电线路雷击点确定的步骤为:
①、集中监控子系统中按照输电线路走向,设置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飞行路线;无人机飞行平台根据制定的飞行路线沿电力输电线路对电力线状态进行视频采集,将视频采集数据送入移动子站;
②、移动子站实时对视频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和预处理,以及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缺陷预诊断;并经处理后的视频数据实时发送给集中监控子系统;
③、集中监控子系统中设有雷击点标准图像信息,并与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采集到的视频数据与雷击点标准图像信息匹配,则输出报警信息;同时,巡视人员在集中监控子系统处实时观察视频图像。
无人机飞行平台包括用于作为线路检测终端的吊舱模块,对无人机飞行平台进行飞行控制的飞行控制模块,进行GPS定位的GPS模块,用于与移动子站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以及无人机机体;飞行控制模块、吊舱模块和GPS模块分别通过数传通信链路与移动子站进行通信;吊舱模块通过图传通信链路将检测图像信息发送到移动子站中。
所述集中监控子系统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获取并解析外部命令,将解析后的外部指令发送到相应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并将相应的处理结果展示出来;
巡检任务规划模块,根据输电线路的走向设计飞行巡检任务;
GIS模块,用于导入和导出输电线路信息,在GIS模块中展示输电线路信息,并提供输电线路的区间划分、选择和框选操作,并能够用于在GIS地图上浏览、编辑和删除相应的线路信息,还能够在GIS地图上展示无人机的飞行航路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滑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滑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3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刷子(LQ‑2016‑6)
- 下一篇: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