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枕振动搅拌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4913.1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5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向首屹;刘大荣;刘志明;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桥建筑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B28B1/093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文怡然 |
地址: | 408415 重庆市南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枕 振动 搅拌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了轨枕振动搅拌施工工艺,包括使用可倾斜振动的高频振动台对轨枕混凝土进行振动搅拌的过程,将混凝土倾倒至料槽内;利用高频振动台对轨枕混凝土进行高频振动,在高频振动的同时控制电磁振动装置在转动固定架上左右旋转。该施工工艺能使轨枕混凝土中的物料均能够被充分的振动,提高了轨枕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也提高了轨枕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了轨枕混凝土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枕振动搅拌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轨枕包括混凝土轨枕和木轨枕,在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中使用广泛,而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则为混凝土轨枕,而且多采用预制混凝土轨枕。
通常混凝土轨枕预制件生产系统包括模台、驱动滚轮、布料机及振动装置,驱动滚轮直线布置在厂房地面上,模台设置在驱动滚轮上并在驱动滚轮的驱动下沿驱动滚轮的布置方向运动,布料机通常架设在厂房上方,振动装置设置在地面上;在浇筑工位,布料机将混凝土浇筑进模台,在振动工位,模台固定在振动装置的振动台上,振动台带动模台上下振动,模台内的混凝土在振动作用下填充满内部空隙,从而使混凝土预制件更加密实。
现有技术中,振动台的振幅、频率、振动时间以及振动区域通常是固定的,但是固定的频率和振幅,因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流动性千变万化,且混凝土中主要的粗骨料,受材质、硬度以及形状等影响,其引起其共振的自身固有频率也千变万化,最终影响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而现有混凝土的振动密实效果往往不如预期。因此,如何改进混凝土预制件的振动方式,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混凝土轨枕密实度的轨枕振动搅拌施工工艺,进而提高混凝土轨枕的密实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轨枕振动搅拌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施工过程:过程a:包括使用可倾斜振动的高频振动台对轨枕混凝土进行振动搅拌的过程,所述高频振动台包括转动固定架和电磁振动装置,电磁振动装置铰接在转动固定架上,转动固定架上还安装有用以驱动电磁振动装置绕转动固定架旋转的驱动机构;电磁振动装置包括电磁架和料槽,料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衔铁,料槽的侧壁与电磁架上下滑动相接;过程b:将混凝土倾倒至料槽内;过程c:利用高频振动台对轨枕混凝土进行高频振动,在高频振动的同时控制电磁振动装置在转动固定架上左右旋转。
本方案的原理和效果:本方案主要是对现有的轨枕混凝土的振动方式进行了优化,采用了一种可实现特殊功能的高频振动台对轨枕混凝土进行振动搅拌。利用高频振动台的电磁振动装置对轨枕混凝土进行高频振动、然后利用转动固定架和驱动机构实现电磁振动机构提供给轨枕混凝土的振动力的方向发生改变,使振动力产生X和Y方向上的分离,以给轨枕混凝土中不同的物料提供不同大小的加速度,以促使轨枕混凝土中的所有物料均能够得以实现谐振,即:轨枕混凝土中的物料均能够被充分的振动,提高了轨枕混凝土的密实度,从而也提高了轨枕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提高了轨枕混凝土的强度。
进一步,过程a中的料槽的侧面设有供振动棒插入的孔振动孔,振动孔内插入有振动棒,过程c中还包括利用振动棒对轨枕混凝土进行振动。振动棒属于本方案中的一种优化富足振动手段,利用振动棒一方面可对轨枕混凝土进行振动搅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振动棒的振动频率较为固定,可在短时间内对轨枕混凝土中的大颗粒物料进行振动,节约轨枕混凝土的振动时间。
进一步,电磁振动装置可偏离竖直轴线的转动夹角为0°~30°。通过限制电磁振动装置偏离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属于优化的使用方式,既能实现对轨枕混凝土震动充分,又能防止轨枕混凝土在振动过程中由料槽中溢出物料。
进一步,电磁振动装置可偏离竖直轴线的转动夹角为0°~15°。通过限制电磁振动装置偏离竖直方向上的转动角度,属于优化的使用方式,既能实现对轨枕混凝土震动充分,又能防止轨枕混凝土在振动过程中由料槽中溢出物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桥建筑构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桥建筑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4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