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6177.3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1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谢楚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镇海甬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险数据库 风险测试 风险管理 搜索引擎 项目信息 提示 预处理 对象生成模块 风险控制 权限识别 实时监控 输出模块 输入模块 项目阶段 信息变更 应对措施 角色 构建 搜索 变更 测试 参考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风险数据库;新建项目并导入WBS表中;建立项目的风险管理对象;根据角色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输出不同角色在不同项目阶段可能产生风险,尽可能早的提示该人员对即将来临的风险做预处理;变更项目信息;当项目中遇到一些未提前提示的风险时,测试人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搜索到相应风险的应对措施,并合理的参考从而得出适合该项目的处理方案。系统包括风险数据库、项目信息输入模块、风险管理对象生成模块、权限识别与风险输出模块、信息变更应对模块和风险搜索引擎。方法实时监控并提供风险控制策略,系统可缩短项目的周期,降低项目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及系统,特别是一种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软件测试在中国的软件行业已发展十多年,但国内测试管理人员的奇缺或者说是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奇缺是目前软件测试界的一大问题。有助于测试人员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目前还没有,因此导致测试人员在实际项目中因为对各类风险考虑不到位或不全面,对风险的预测不及时,对风险的处理不科学,对风险管理不到位,最后导致项目的延期、大量的返工、中期流产、用户不满意甚至投诉等现象,使得用户对软件产品的信任度下降。目前,很多中小型的测试项目中对软件测试风险的认识上不是很明确,甚至是忽视,从而使得风险来临时,才紧急的采取措施,但此种情况风险早已很难得到控制和解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对软件风险实时监控并提供风险应对办法的一种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风险数据库,将软件风险信息及控制策略预存入风险数据库中;
2)、新建项目,并向新建项目中输入测试项目的详细信息,导入测试项目的WBS表(即,工作分解结构表)中;
3)、新建风险管理对象:将输入的项目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去除多余的字符,生成一个针对所述新建项目的风险管理对象,当所述风险管理对象与其它项目的风险管理对象冲突时,提示新建风险管理对象错误,需重新建立风险管理对象;当所建风险管理对象与其他项目的风险管理对象无冲突时,保存风险管理对象;
4)、根据测试人员输入的用户信息,识别测试人员在测试团队中的角色,产生相应的角色预设浏览权限,并根据角色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搜索风险数据库中相应的软件风险信息及控制策略,将搜索到软件风险信息及控制策略输出,并反馈给测试人员,提示不同角色在不同项目阶段可能产生风险信息,尽可能早的提示该人员对即将来临的风险做预处理;
5)、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当项目的信息需要变更时,在原来风险管理对象的基础上进行新信息的输入,并判断信息变更后风险管理对象与其他项目的风险管理对象是否冲突,如果冲突,提出错误,重新更改信息,如果无冲突,重新在之前对象的基础上产生一个新的风险管理对象,并保存之前的风险管理对象;
6)、当项目中遇到一些未提前提示的风险时,通过风险搜索引擎直接到风险数据库中搜索相应的风险信息及控制策略(即,应对措施),将搜索到风险信息及控制策略输出,给测试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从而使测试人员得出适合该项目风险的处理方案。
一种实现上述软件风险测试和控制方法的系统,包括风险数据库、项目信息输入模块、风险管理对象生成模块、权限识别与风险输出模块、信息变更应对模块和风险搜索引擎;
所述项目信息输入模块用于项目的建立,并将新建立的项目信息导入WBS表中;
所述风险管理对象生成模块在项目信息输入模块建立新项目基础上,生成风险管理对象,进行冲突判断,并保存与其他项目风险管理对象无冲突的新生成的风险管理对象,避免新生成的风险管理对象与其他项目的风险管理对象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镇海甬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镇海甬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61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崩溃信息的自动分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测试程序性能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