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草莓果实进行着色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87351.6 申请日: 2016-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6718182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汤浩茹;张云婷;王小蓉;江雷雨;张勇;孙勃;彭小芮;胡文杰;叶云天;李亚丽;肖婕;李欣;李瑞玲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7/04 分类号: A01G7/04;A01G7/06
代理公司: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代理人: 李蕊
地址: 61113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草莓 果实 进行 着色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果实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草莓果实进行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居世界浆果面积和产量第二位,因其果实鲜嫩,色泽亮丽,柔软多汁,营养丰富,被称为“水果皇后”。草莓冬春季开始挂果,而南方地区往往处于低温弱光的气候条件,同时设施内部光照不足和光质组成不平衡现象尤为严重,从而导致草莓果实着色不充分,不均匀。

果实的色泽直接影响其表观品质和商品性,草莓果实着色主要与果实中花青苷含量和种类有关。花青素的合成受多种环境因子和发育信号的调控,光是最主要的外部调节因子,光向、光强、光质以及光周期对其的影响不同,其中光质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利用有色农膜、果袋是进行光质调控果实着色的传统方法。同时,植物传统设施栽培中也采用不同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但这些光源寿命短、发热量大,光谱中有很多不必要的波长,效率低下,导致草莓果实着色不充分,不均匀。作为第四代新型照明光源,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耗能低、光谱性能好,可按照需要组合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作为冷光源可以近距离照射植物等优点,因此十分适合应用于可控设施环境中的植物栽培。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究认为,红蓝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光合能效最高的辐射范围集中在红光区和蓝光区,尤其蓝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光源,故红光、蓝光以及红蓝混合光是设施栽培中的研究热点,如红蓝光源在水稻、樱桃、番茄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红蓝光主要用于植物幼苗生长期间,而在果实发育及其着色中的应用并不广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草莓果实进行着色的方法,其有效解决了生产上草莓果实着色不均匀且草莓内花青素含量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草莓果实进行着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用红蓝LED光对草莓果实进行着色;其中,红光与蓝光的比例为1~3:1~3,红光波长为700~750nm,蓝光波长为420~480nm。

进一步地,将开花6~8天后的草莓置于相对湿度72%~78%、白天温度20~25℃、晚上温度14~17℃的条件下,采用红蓝LED光处理18~28天,每天处理15~17h;其中,红蓝LED光的光强度为5400~5600lx。

进一步地,红蓝LED光中红光与蓝光比例为1:1。

进一步地,红光波长为730nm,蓝光波长为450nm。

进一步地,将红蓝LED光置于草莓上端,使其光照方向与草莓垂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红蓝LED光对花后草莓进行照射,在特定的光质、光强、光照时间以及光照方向条件下,可促进草莓果实提前着色,提升果实着色的均匀度,改善果实的外观,并且还能提高果实中花青素含量,提升果实的着色效果,进而提升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光质处理下‘白雪公主’草莓果实亮度对比图;

图2为不同光质处理下‘白雪公主’草莓果实色彩饱和度对比图;

图3为不同光质处理下‘白雪公主’草莓果实色度角对比图;

图4为不同光质处理下‘白雪公主’草莓果实黄蓝值对比图;

图5为不同光质处理下‘白雪公主’草莓果实红绿值对比图;

图6为pH示差法测定不同光质处理后“白雪公主”草莓果实内花青素含量;

图7为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标准曲线;

图8为样品色谱图;

图9为不同光质处理下‘丰香’草莓果实内花青素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一种对草莓果实进行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草莓栽培品种‘白雪公主’,将其幼苗种植于直径为15cm,高13cm的花盆中,其栽培基质由营养土、田园土、珍珠岩按体积比为2:2:1混合而成,每盆栽培2株,然后置于大棚内培养,生长期间保证其水分供应充足,其他操作按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7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