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板式物质燃烧性筛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8446.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欢;杨旭;刘刚;张小沁;张吉;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物质 燃烧 筛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板式物质燃烧性筛选装置,包括燃烧皿、链板传送带、隔离罩、点火喷枪、热电偶及燃烧皿挡除板,燃烧皿用于盛放样品,链板传送带上设置有燃烧皿挂耳,用于挂设燃烧皿,并连续将燃烧皿输送至隔离罩内,隔离罩设置在链板传送带上方,为样品进行燃烧性能测试的场所,点火喷枪设在隔离罩内,用于对燃烧皿内的样品进行点火燃烧,热电偶设在隔离罩内,用于测量燃烧皿内样品的燃烧温度,燃烧皿挡除板用于将从隔离罩出来已完成燃烧性能测试的燃烧皿从链板传送带上脱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链板的转动可连续进行测定,工作效率高,可进行固体、液体以及粘胶状样品的测定,使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质燃烧性筛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链板式物质燃烧性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由化学品引起的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一部分化学品因其固有特性,极易引发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化学品的种类繁多、应用较广,在其生产、运输、鉴定、监督等领域必须对化学品进行正确的分类及管理。
化学品中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称为危险化学品。目前,针对危险品闪点在闭杯试验中不高于60.5℃或在开杯试验中不高于65.5℃的液体,需追加持续燃烧试验,持续燃烧特性的测试方法主要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第十七修订版(第一卷)第2.3章第3类易燃液体部分,及《试验与标准手册》STSGAC.1011Rev.532.5.2试验L.2中所描述的“确定持续燃烧的试验方法”;在我国,国家标准GB/T21622-2008《危险品易燃液体持续燃烧试验方法》基本参照了上述联合国标准方法。标准所述的试验过程中,试验者将一定量的试验样品放在试样槽中,再在规定处施加一定时间的火焰后移去并观察试验样品是否能够持续燃烧。目前标准中采用的点火源是以丁烷为燃料的煤气喷灯,对试验人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全部试验人员手动切换,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在甄别物质燃烧性筛选试验过程中,往往需要快速、有效的判断燃烧性结果,因此提高试验的自动化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动化测试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安全性,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连续、自动化、安全的链板式物质燃烧性筛选装置,以供筛选物质燃烧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链板式物质燃烧性筛选装置,包括燃烧皿、链板传送带、驱动轮、从动轮、隔离罩、点火喷枪、热电偶及燃烧皿挡除板,
燃烧皿用于盛放待进行燃烧性能测试的样品;
链板传送带上设置有燃烧皿挂耳,用于挂设燃烧皿,并连续将燃烧皿输送至隔离罩内;
驱动轮与从动轮间隔设置,带动链板传送带转动;
隔离罩设置在链板传送带上方,且沿链板传送带输送方向设置入口与出口,隔离罩的内部为样品进行燃烧性能测试的场所;
点火喷枪设在隔离罩内,用于对燃烧皿内的样品进行点火燃烧;
热电偶设在隔离罩内,用于测量燃烧皿内样品的燃烧温度;
燃烧皿挡除板设置在链板传送带旁,将从隔离罩出来已完成燃烧性能测试的燃烧皿从链板传送带上脱下,并落入一个放置的盒子中。
所述的热电偶共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热电偶与第二热电偶,所述的第一热电偶靠近点火喷枪设置,所述的第二热电偶与第一热电偶间隔设置,且沿链板传送带前进方向,第一热电偶设置在前,第二热电偶设置在后,所述的第一热电偶用于测量点火喷枪点火时燃烧皿内样品燃烧时温度以及点火喷枪熄灭后燃烧皿内样品燃烧的温度变化,所述的第二热电偶用于测量燃烧皿内样品转动到第二热电偶时仍然燃烧时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8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