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谷子二比空多株密植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8754.2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3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宫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宫力臣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4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子 空多株 密植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谷子栽培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谷子,禾本科植物,去壳后称为小米,小米具有补血壮体、增强抵抗力与提高食欲等功用。谷子起源于我国,它具有独特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水利用效率高、化肥农药用量少等多重特点,无论平原肥地,还是干旱丘陵、瘠薄山区,均可种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谷子的营养价值被人们所重视,其人体所必需的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的含量均高于大豆、玉米、小麦、高粱,成为环境友好型和保健营养型作物。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谷子种植面积在逐渐缩减。种植面积缩减原因较多,但根本原因是谷子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提高谷子单位面积的产量,对应对未来水资源短缺、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
现在北方大部分省份都有谷子种植,一般种植的行距为 40cm左右,株距为4cm左右,每亩株数为40000株左右,在内蒙古赤峰市一般地力平均亩产400公斤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子二比空多株密植栽培方法,采用本方法能够改善田间小气候,使每行每株谷子都处于边行优势状态,真正做到合理密植,达到最大通风透光的目的,提高抗倒伏能力,有效减轻干旱、水涝、倒伏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为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如下步骤构成:
A、选用良种
根据生态条件合理选用品种,要选择已审定适应在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在选择品种时,注重品种的品质、产量、中晚熟、适于密植、抗病性特点;
B、选地轮作
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黑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谷子不宜重茬、迎茬;合理轮作既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轮作方式有:玉米—谷子—小麦;大豆—高粱—谷子;大豆—谷子—小麦;
C、播前整地
选好地块后精细整地,在玉米、高粱、大豆的茬口上播种谷子,秋季灭茬并秋翻地,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在早春化冻后及时进行靶、压、耢相结合的耕作保墒措施,平整土地,以备机械平播谷子;若在秋翻地上垄作谷子,必须秋季起垄;
D、谷子的播种和留苗密度
1、 种子播种前处理,方法有:筛选、晒种、盐水选种、药剂拌种;
1.1、 晒种 ,在播前几天选择晴朗天气,将谷种薄薄摊开晒 1~2 天;利用太阳紫外线杀死种皮上的病菌减少病害发生,并增加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
1.2、 盐水选种, 将筛选的种子,用 15% 的盐水漂洗一遍,捞出秕谷,将饱满的谷种再用清水清洗 2 次,捞出晾干即可;
1.3 、温汤浸种, 用 55 ℃ 温汤浸种 10 分钟,可消灭附着于种子上的白发病和黑穗病菌;
1.4、 药剂拌种
1.4.1、 用 50% 锌硫磷乳油 50g ,兑水 1.25 公斤拌谷种 15 公斤,拌匀闷种 4 小时,晾干后播种,防治地下害虫;
1.4.2、 用师苗种子包衣剂,每 100 公斤种子用 167~200 毫升,兑 1~4 倍水混拌,或用师苗与卫福混合使用,每 100 斤种子用师苗 167~200 毫升加卫福 250 毫升,兑 1~4 倍水混拌,防治地下害虫与黑穗病;
2、 播种期 ,在播种层的土温稳定 10 ℃ 以上时播种,在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也就是谷雨以后播种为宜;
3、 播种量 ,每亩0.5公斤,土壤粘重,春旱严重的适当增加播种量;
4、 留苗密度,选择早熟、矮杆品种,每亩留苗为50000~55000株,播种方式为:行距40厘米,种二行空一行,即窄行行距的40厘米,宽行行距80厘米,能够充分利用边行优势,达到最大程度的通风透光效果,而且出入方便,便于田间管理;每穴株数有两种,每穴三株,穴距6厘米,每穴四株穴距8厘米 ;
E、施肥
1、 基肥种肥 谷子的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在播种前,结合翻地或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撒施时3500公斤/亩,条施时2500公斤/亩,与磷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每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宫力臣,未经宫力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8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有机肥测量混合装置
- 下一篇:氢气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