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88881.2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红;黄家杰;罗懿妮;吴俊标;陈设;汪小惠;林武;张佛明;王伟荣;李贵福;林华;王颖彦;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 代理人: | 彭玲 |
地址: | 5101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患者 肾功能 水平 监控 用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研究显示,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安全存在着风险。有文献报道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者达到达到77.3%,且有研究显示89%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少选用了一种同其肾功能不全相矛盾的药物或错误的剂量。而基于我院2015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调查也显示,52.8%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存在着用药风险。
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监控,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两种方式:药师参与每日查房和人工医嘱审核,对患者用药进行干预;利用智能化用药监控系统对临床医嘱用药合理性进行审核,不合理的给予风险提示。这两种方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以下问题:我国临床药师相对医院床位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且靠人工干预医嘱效率低下,无法根本解决临床用药及时性、安全性的要求;国内大部分医院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只能审查药物间的关系,如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初级提醒,无法与患者的具体检验值及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此实际应用中,出现的警示信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不一定相符,对医生造成警示疲劳,在开具医嘱时忽略掉重要的警示,从而导致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提醒医生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开具医嘱时调整给药剂量或者停用药物,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创建监控药品目录,设定监控的肌酐清除率值及相应的药品推荐剂量、给药频次或禁用标识;
S2 :当医生下达药品医嘱时,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验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以及血肌酐值的信息;
S3 :根据获得的患者的检验信息计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S4 :判断医生下达的药品医嘱是否属于监控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
S5 :当医生下达的药品医嘱属于监控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则根据计算得出的肌酐清除率显示对应的药品推荐剂量、给药频次或禁用标识对医生进行提醒,医生根据提醒调整医嘱,系统记录肌酐清除率并标识病人的用药信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6,系统按设定的频率获取相应的已标识病人的用药信息,计算并判断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与已记录的肌酐清除率是否有变化,当患者的肌酐清除率与已记录的肌酐清除率有变化时,再次提醒医生调整剂量或停用相关药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7,系统通过对比医生的医嘱与药品推荐剂量的区别、肌酐清除率的历史值及其变化、受监控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
优选的,步骤S1中,监控药品目录的创建是根据药品说明书及2014版国家抗微生物指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创建监控药品目录,当医生开具医嘱时,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血肌酐值计算肌酐清除率,并根据肌酐清除率提醒医生开具药物的推荐剂量及给药频次或禁用药品,如患者重复做肾功能的检验,血肌酐值有改变,系统能够再次提醒医生,达到精准用药的目的。本发明方法将患者的具体检验值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及时、准确地提醒医生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开具医嘱时调整给药剂量或者停用药物,解决了目前人工干预效率低下、无法及时提醒的问题,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并且具有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统计分析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的总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基于患者肾功能水平监控用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创建监控药品目录,设定监控的肌酐清除率值及相应的药品推荐剂量、给药频次或禁用标识,该目录的创建是根据药品说明书及国家抗微生物指南(2014版);
S2 :当医生下达药品医嘱时,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验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以及血肌酐值的信息;
S3 :根据获得的患者的检验信息计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S4 :判断医生下达的药品医嘱是否属于监控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8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疾病预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癫痫脑波病历特征选择的多专家协同决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