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循环式垂直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9633.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5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韦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循环 垂直 人工 湿地 系统 | ||
1.一种多层循环式垂直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湿地基层单元、多层循环单元、水生植物单元和进出水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循环单元设置于湿地基层单元内部,所述水生植物单元种植于多层循环单元上方,所述进出水单元设置于多层循环单元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湿地基层单元包括反应池(1)和紧贴于反应池(1)内壁铺设的防渗壁(2);所述多层循环单元包括三组相同的循环管、一组“山”型管(8)、土壤层(10)和活性炭层(11),每组循环管由三个垂直设置的管道(6)连接而成,每个管道(6)的上下两端均焊接有第二法兰(7),相邻的每两个管道(6)之间通过第二法兰(7)连接并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山”型管(8)的三个管口均焊接有第三法兰(9),三组循环管分别通过底端的第二法兰(7)与“山”型管(8)的第三法兰(9)配合连接并且也通过螺栓固定住,所述活性炭层(11)铺设于湿地基层单元内腔底壁表面,所述土壤层(10)铺设于活性炭层(11)上表面;所述循环管从上到下的三个管道(6)中依次填充有第一填料层(14)、第二填料层(15)和第三填料层(16),所述“山”型管(8)中填充有第四填料层(17);所述第一填料层(14)为50~100mm鹅卵石层,第二填料层(15)为20~30mm碎石层,第三填料层(16)为5~10mm碎石层,所述第四填料层(17)为1~2mm细砂层;所述水生植物单元包括封盖(3)和第一法兰(5),所述封盖(3)中贯通开设有三个法兰孔(32),所述封盖(3)表面在法兰孔(32)周围均匀开设有若干植物孔(31),所述植物孔(31)不少于三组,所述法兰孔(32)中均焊接有第一法兰(5),所述封盖(3)通过第一法兰(5)与循环管顶端的第二法兰(7)配合连接并且通过螺栓固定住,所述植物孔(31)中插接有水生植物(12),并且水生植物(12)的根部插设于土壤层(10)中;所述进出水单元包括进水管(13)和汇水管(4),所述进水管(13)连接于封盖(3)表面任意一个法兰孔(32)上,所述汇水管(4)的一端插设于活性炭层(11)接近湿地基层单元内腔底壁表面的一侧,汇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反应池(1)外部,且汇水管(4)中开设有若干通水孔,通水孔设置有不少于三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循环式垂直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为混凝土结构,所述防渗壁(2)为石棉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循环式垂直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12)为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为荷花、碗莲、芦苇、香蒲、菰、水葱、芦竹、水竹、菖蒲、蒲苇的一种或者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896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