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0570.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4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4 | 分类号: | B23P15/24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津***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压缸 密封圈 模具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液压缸密封圈,它的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动密封,因此尺寸,表面粗糙度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用量大。以前主要采取普车加工,然后镶配于模板中,这样型腔中心距大,导致模穴数减少,现在模穴数可增加一倍,模板变形小,普车加工对模具工技能要求高,且加工效率低,期间改为5轴整板加工同样加工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S1、将待加工的模板进行定位,并在模板上预设型腔加工位置;
S2、在模板上的型腔加工位置进行钻孔;
S3、采用第一刀具对钻孔后的模板型腔进行半精铣加工,型腔内部预留0.15~0.2mm余量;
S4、采用第二刀具对经半精铣的模板进行环切加工,去除预留余量。
优选地,在S3中,根据钻孔位置对第一刀具位置进行检测。
优选地,在S3中,对型腔内的预留余量进行检测。
优选地,在S4中,根据型腔位置对第二刀具位置进行检测。
优选地,在S4中,对环切加工后的模板的型腔加工精度进行检测。
优选地,在S4中,当环切加工后的模板精度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第三刀具对型腔进行环切加工。
优选地,第三刀具小于第二刀具,第二刀具小于第一刀具。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采用数控机床在模板上待加工型腔的位置进行钻孔,然后采用刀具对钻孔进行半精铣加工,型腔内部预留余量,最后采用第二刀具对经半精铣的模板进行环切加工,去除预留余量,从而使得模板上型腔数目增加,加工过程中模板发生形变小,从而保证加工效率提高,型腔加工精度提高。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工艺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采用数控机床直接在模板上加工型腔,大大增加模板上型腔数目,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模板发生变形,并且保证型腔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S1、将待加工的模板进行定位,并在模板上预设型腔加工位置;
S2、在模板上的型腔加工位置进行钻孔;
S3、采用第一刀具对钻孔后的模板型腔进行半精铣加工,型腔内部预留0.15~0.2mm余量,其中根据钻孔位置对第一刀具位置进行检测,并且对型腔内的预留余量进行检测;
S4、采用第二刀具对经半精铣的模板进行环切加工,去除预留余量;其中,根据型腔位置对第二刀具位置进行检测,并且对环切加工后的模板的型腔加工精度进行检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环切加工后的模板精度低于预设阈值时,采用第三刀具对型腔进行环切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采用数控机床在模板上待加工型腔的位置进行钻孔,然后采用刀具对钻孔进行半精铣加工,型腔内部预留余量,最后采用第二刀具对经半精铣的模板进行环切加工,去除预留余量,从而使得模板上型腔数目增加,加工过程中模板发生形变小,从而保证加工效率提高,型腔加工精度提高。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一种用于液压缸的密封圈模具加工工艺,工艺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采用数控机床直接在模板上加工型腔,大大增加模板上型腔数目,提高加工效率,减少模板发生变形,并且保证型腔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擎一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05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