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1293.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2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柴国民;欧阳瑞;熊钢;贺小飞;杨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2 | 分类号: | H01M8/22;H01M8/04029;H01M8/04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两级 能源动力 系统 | ||
1.一种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包括储氢介质存储罐、储氢介质回收罐、储氢介质传送泵、加热器、反应釜、氢能燃料电池和散热系统,所述储氢介质存储罐中存储有吸收了氢气的储氢介质,所述散热系统中存储了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源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包括冷流体端和热流体端,所述储氢介质传送泵让所述储氢介质存储罐中存储的储氢介质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端后流入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储氢介质进行加热,经过加热的储氢介质被传送到所述反应釜中进行析出氢气的反应,析出的氢气被传送到所述氢能燃料电池,析出了氢气的储氢介质带有大量的热量,析出了氢气的储氢介质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流体端后流入所述储氢介质回收罐中,析出了氢气的储氢介质的热量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被传递给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端流动的储氢介质,所述氢能燃料电池将氢气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所述氢能燃料电池发热,所述冷却液流过所述氢能燃料电池从而吸收所述氢能燃料电池的热量,所述吸收了热量的冷却液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流体端,并将热量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传递给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冷流体端流动的储氢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流体端包括连通的冷流体流入口和冷流体流出口,所述冷流体流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储氢介质存储罐,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流体流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流体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介质传送泵设置在所述储氢介质存储罐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流体流入口之间的管道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输入口、气体输出口和液体输出口,所述输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所述加热器,从而接收被所述加热器加热后的储氢介质,析出的氢气从所述气体输出口输出,所述液体输出口输出析出了氢气的储氢介质,所述液体输出口连接到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热流体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散热器和热管,所述热管穿设在所述氢能燃料电池、散热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流体端中,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热管中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或套管式换热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两级回热的氢能源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将所述储氢介质加热到20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12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机酸作为提高钒电池电池效率添加剂的应用
- 下一篇:垃圾热解发电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