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共聚醚酯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3391.1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苏业;殷云;靖宽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众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共聚醚酯 聚亚烷基醚二醇 聚酯 制造 酯化反应过程 氮气 系统真空度 工艺过程 冷却切粒 减压 抽真空 反应釜 反应物 副产物 共缩聚 酯交换 常压 熔融 熔体 压出 催化剂 能耗 废水 节约 污染 应用 | ||
一种弹性共聚醚酯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酯与聚亚烷基醚二醇投入反应釜中,加入反应物总重量0.02‑0.1%的催化剂,升温使聚酯在聚亚烷基醚二醇介质中熔融并保持1‑2小时,然后抽真空减压使系统真空度在30‑60分钟内由常压下降至300Pa以下进行共缩聚反应,反应时间1‑5小时后用氮气压出熔体,冷却切粒,得到所述的弹性共聚醚酯。应用此方法制造弹性共聚醚酯,省却了酯交换或酯化反应过程,整个工艺过程中几乎没有废水和副产物生成,既节约了能耗又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聚酯和聚亚烷基醚二醇为原料制造弹性共聚醚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弹性共聚醚酯(又称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具有优良的物理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气仪表等领域;将其制成纤维用于纺织品,可使织物具有优异的弹性和保型性,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新型弹性纤维原料。
目前,工业化生产弹性共聚醚酯的方法包括以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的酯交换法和以PTA(精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的直接酯化法;美国专利号2744087公布了共聚醚酯产品COPE的制造方法,即由DMT、长链的聚亚烷基醚二醇如PEG\PPG\PTMG和短链的二醇如乙二醇、1,4丁二醇经过酯交换-共聚合成弹性共聚醚酯。中国专利201080056212.1和201110130857.1等公开了以PTA、长链的聚亚烷基醚二醇如PEG\PPG\PTMG和短链的二醇如乙二醇、1,4丁二醇经过酯化-共聚合成弹性共聚醚酯的方法;上述酯交换法酯交换反应会副生出甲醇和四氢呋喃,酯化法酯化反应会副生水和四氢呋喃,副产物的生成导致对环境污染,相应地需要增加设备投入解决副产物的回收和污水处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更加环保和节能的制造弹性共聚醚酯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聚酯,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原料与分子量300-8000的聚亚烷基醚二醇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共聚直接合成弹性共聚醚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酯与熔化后的聚亚烷基醚二醇投入反应釜,升温使聚酯在聚亚烷基醚二醇介质中熔融并保持1-2小时,然后抽真空减压使系统真空度在30-60分钟内由常压下降至150Pa以下进行共缩聚反应,反应时间1-5小时后用氮气压出熔体。
所述的弹性共聚醚酯制造过程中,还可以添加其他的热稳定剂、抗氧剂、色粉、阻燃剂等,以满足最终用途的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此方法制造弹性共聚醚酯,省却了酯交换或酯化反应过程,整个工艺过程中几乎没有废水和副产物生成,既节约了能耗又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将聚酯与聚亚烷基醚二醇按重量比9∶1-1∶9的比例,又优选为8∶2-2∶8的比例加入到反应釜内;
2、加入催化剂,催化剂为锡或钛的有机化合物,如单丁基氧化锡、草酸亚锡、草酸钛钾、钛酸四正丁酯、钛酸四乙酯、钛酸四异丙酯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用量为反应物总重量的0.02-0.1%;
3、反应釜升温至100-300℃,优选190-250℃使聚酯在聚亚烷基醚二醇中熔融,搅拌并保持1-2小时;
4、抽真空使系统在30-60分钟内余压下降至300Pa,优选降至70Pa以下,再继续反应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众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众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33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