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粉虱响应不同温度胁迫表达的内参基因BT-β-TUB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3950.9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戴恬美;吕志创;刘万学;万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Q1/68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粉虱 内参基因 温度胁迫 核苷酸序列 响应 分子生物学领域 功能基因 基因表达 基因片段 应用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涉及烟粉虱响应不同温度胁迫表达的内参基因BT‑β‑TUB及其应用,所述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获得的烟粉虱BT‑β‑TUB的178bp的核苷酸序列可作为今后研究烟粉虱的功能基因及在响应温度胁迫基因表达的内参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涉及烟粉虱响应不同温度胁迫表达的内参基因BT-β-TUB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又称棉粉虱或甘薯粉虱,是一类刺吸式口器的小型昆虫。烟粉虱主要通过取食植物汁液、诱发煤污病、传播植物病毒等方式危害蔬菜、花卉、棉花、烟草等农作物,并被IUCN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入侵种之一。现已几乎遍及我国所有的省份。
烟粉虱的最适发育温度为26~30℃,发育临界温度在10.8~12.5℃之间,致死高温区在37~42℃之间。17℃和35℃是烟粉虱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和最高的温度极限。较强的温度逆境适应能力是烟粉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原因。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加,全球气温正逐年增高,烟粉虱较强的温度逆境适应能力使其能逐渐扩大保护地面积,这为其抵御温度逆境、延续种群提供给了场所。
内参基因(Endogenous references gene)即内部参照,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在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时常用它来做参照物。然而,随着物种及实验条件的改变,一些内参基因的表达并非总是稳定的。因此内参基因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实验条件和材料方法而定。
现有的烟粉虱内参基因在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表达并不稳定,因此需要筛选出合适的内参基因满足相关实验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BT-β-TUB基因片段作为烟粉虱响应不同温度胁迫表达的内参基因的应用,其中,所述BT-β-TUB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TGTCAGGAGTAACGACGTGTTTGAGGTTCCCTGGTCAGTTGAACGCTGATCTGAGGAAACTTGCCGTGAACATGGTACCCTTCCCCAGGTTGCACTTCTTCATGCCTGGATTCGCTCCTCTCACCTCCCGTGGTAGCCAACAATACAGAGCACTTACCGTTCCCGAA。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检测上述BT-β-TUB基因片段是否作为内参基因在响应不同温度胁迫表达时,使用:
BT-β-TUBF1:5′-TTCATGGTTGATAACGAAGC-3′;和
BT-β-TUBR1:5′-GCACCAAGTTAGTCTGGAAT-3′。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烟粉虱BT-β-TUB基因167bp核苷酸片段的克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烟粉虱成虫提取总RNA,然后反转录合成cDNA:
(2)设计引物:
(3)以cDNA为模板,利用(2)所设引物,PCR扩增烟粉虱β-TUB内参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片段;
(4)纯化步骤(3)所得PCR产物,琼脂凝胶回收目的片段,取纯化产物连接到pEASY-T载体上,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ransl-T1,37℃平板培养过夜,蓝白斑筛选含β-TUB片段的阳性克隆子;
(5)将(4)所获得的阳性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序,测序所得的序列在NCBI上BLAST分析比较,进而确定所得的核苷酸序列为烟粉虱的β-TUB片段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了烟粉虱响应不同温度胁迫表达的内参基因BT-β-TUB,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3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