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何首乌栽培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4084.5 | 申请日: | 201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1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明明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1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何首乌 栽培新技术 霜霉病 垄式栽培 排灌条件 沙质壤土 适时采收 白首乌 褐斑病 种植地 壮苗 防治 基肥 移苗 移栽 病虫害 地势 平坦 土壤 农产品 种植 管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何首乌栽培新技术。种植地的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沙质壤土,采取垄式栽培,施好基肥移栽壮苗,加强移苗后的田问管理,定期防治褐斑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适时采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种植白首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何首乌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沙质土壤保水性差,不适宜种水稻等需水量大的粮食作物,只能种花生、山芋等耐旱作物。而此类作物的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沙质土壤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何首乌栽培新技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植地的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沙质壤土,采取垄式栽培,施好基肥移栽壮苗,加强移苗后的田问管理,定期防治褐斑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适时采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种植何首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种植地的选择:种植地的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播种前要培肥,以家杂费和复合肥为主,特别要注重磷肥和钾肥的重施。基肥准备好了后,平地整地,清沟理熵,做好沟系配套,以便防渍防涝,影响生长。
栽培模式和方法:对于家庭式的作坊,因为面积较小,手工操作的较多。所以适宜采取垄式栽培,垄宽0.5米左右,高0.3米左右。对于模式栽培,一股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行距0.5米,株距0.3米,采用块根繁殖的,选1.2-1.5厘米粗的块根切成4厘米左右的长,在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播种,行距0.3米左右,株距0.1米左右,每亩用种量24-26公斤;采用种子繁殖的,同样要在气温稳定在15度以上播种,每亩用种量卜1.2公斤。
播后田间管理: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播种后,用丁草胺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出苗后,用精禾草克防除禾本科杂草,人工清除阔叶杂草。在病害防治上,一股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褐斑病、霜霉病等,用吡虫啉粉防治蚜虫、菜花蝽等害虫。在肥水管理上,播种出苗后28天左右,每亩开塘深施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等到茎蔓长到1米左右时,每亩施尿素24-26公斤,氯化钾12-15公斤,到8月底9月初时,每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20公斤。由于何首乌较抗旱怕涝,所以,在播后如遇干旱需灌水出齐苗外,一股不需灌水,如下雨,要及时排水防涝。
适时采收:由于何首乌是多年生作物,所以,一股当年不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明明,未经刘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4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巴东独活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韭菜促根、长壮、防虫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