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耦膜片及包括其的液阻悬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4664.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10 | 分类号: | F16F13/10;B60K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凸缘 解耦膜片 悬置 液阻 溢流孔 乘坐舒适性 流道 外周 异响 噪声 同心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耦膜片及包括其的液阻悬置,所述解耦膜片包括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位于所述解耦膜片外周,所述第二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同心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在所述解耦膜片的中央开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在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内。本发明的解耦膜片在上下流道之间运动时不产生噪声异响,本发明的液阻悬置噪低声,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耦膜片及包括其的液阻悬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悬置对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降低噪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传统的解耦膜片式液阻悬置在整车过减速带时以及车辆过颠簸路时,解耦膜片在上下流道之间来回敲击,产生噪声异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解耦膜片在上下流道之间来回敲击产生噪声异响的缺陷,提供一种解耦膜片及包括其的液阻悬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解耦膜片,其特点在于,所述解耦膜片包括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所述第一环形凸缘位于所述解耦膜片外周,所述第二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同心且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在所述解耦膜片的中央开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在所述第二环形凸缘内。第二环形凸缘加强解耦膜片中心部位的强度。通过溢流孔使解耦膜片上下的液体卸压,避免解耦膜片与上下流道撞击产生异响。
较佳地,所述溢流孔为三叉形。三叉形的溢流孔能够控制液体流动幅度,保持解耦膜片中心的强度。
较佳地,所述溢流孔的每个叉形均包括叉形主体和叉形端部,所述叉形主体为矩形,所述叉形端部为圆弧形,所述叉形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叉形主体的宽度。这样避免溢流孔末端的应力集中。
较佳地,所述溢流孔的边棱均有倒圆角。倒圆角避免溢流孔边棱的应力集中。
较佳地,所述解耦膜片上下面对称。这样使得解耦膜片受力对称,提高了抗疲劳强度。
较佳地,所述解耦膜片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解耦膜片可以采取多种形状,适应不同尺寸的液阻悬置。
一种液阻悬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液阻悬置包括粘性液体、上流道、上液腔、解耦膜片、下液腔和下流道,所述解耦膜片限位在所述上流道和所述下流道之间,所述溢流孔连通上液腔和下液腔,所述粘性液体填充所述上液腔、所述下液腔、所述上流道和所述下流道。通过设置溢流孔,减小了上液腔和下液腔之间的压力差,使解耦膜片与上下流道之间的撞击力减弱,避免了异响。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解耦膜片在上下流道之间运动时不产生噪声异响,本发明的液阻悬置噪低声,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解耦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同解耦膜片在发动机转动频率20Hz至900Hz范围内加速度对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阻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解耦膜片 1
第一环形凸缘 11
第二环形凸缘 12
溢流孔 13
粘性液体 2
上流道 3
上液腔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骆氏减震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4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上安装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颠簸抖动的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