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季铵化二氧化硅生物玻璃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4956.8 | 申请日: | 2016-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4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刚;余擎;仇珺;屈铁军;刘瑾;肖敏;张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F292/00;C08F220/34;A61K6/887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季铵化 二氧化硅 生物 玻璃 纳米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季铵化二氧化硅生物玻璃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溶胶‑凝胶法合成二氧化硅生物玻璃纳米微球(SBG‑NS);2)加成反应合成一系列不同侧链烷基长度的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QAM);3)生物玻璃表面修饰+自由基聚合反应,将聚甲基丙烯酸酯季铵盐接枝到二氧化硅生物玻璃纳米微球表面,得到季铵化二氧化硅生物玻璃纳米微球(SBG‑QAPMs)。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SBG‑QAPMs兼备长效抗菌作用和良好细胞相容性及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一种良好的临床根管封闭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季铵化二氧化硅生物玻璃纳米微球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首选根管治疗,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的最后一个步骤,根管封闭剂和根管充填物将长期存在于根管内。而目前主流根管充填物为生物惰性的牙胶尖。因此,如果根管封闭剂能够具备长期稳定的抗菌作用,那无疑会有效提高牙髓治疗的远期成功率。
目前,临床常用商品根管封闭剂主要包括氧化锌丁香油酚(zinc oxide eugenol,ZOE)类根管封闭剂如Kerr Pulp Canal Sealer EWT和Canals、环氧胺树脂(epoxy amineresin)类根管封闭剂如AH Plus和Real Seal SE、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类根管封闭剂如Apexit Plus和Sealapex和三氧化矿物聚合物(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类根管封闭剂如grey MTA和ProRoot MTA等等。
大量研究报道,除了良好根管封闭效果以外,不同根管封闭剂也同时对根管感染相关致病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或者杀灭作用其中,氧化锌丁香油酚类根管封闭剂和环氧胺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拥有相对最广的抗菌谱和最强的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他们对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都有有效的抗菌作用。与此同时,也有研究报道他们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是作用较弱。而粪肠球菌正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顽固致病菌之一,常常导致顽固、复发性牙髓、根尖周病的发生。此外,研究证实,只有少数新鲜配制的根管封闭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且往往只有短效作用。
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以求改善现有根管封闭剂的抗菌作用,提高其长期抗菌作用。尽管已经取得一定成果,比如将Kerr Pulp Canal Sealer EWT、AHPlus和Real Seal SE等根管封闭剂与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多西环素等抗生素简单地进行混合后确实提高了根管封闭剂本身的抗菌作用,但是这种改善仅限于新鲜配制的根管封闭剂,而长期抗菌作用并未有所改善。与此同时,也有研究尝试将AH Plus、Apexit Plus和Canals等根管封闭剂与日扁柏素(hinokitiol)混合以提高其抗菌活性。结果证实,与根管封闭剂本身的抗菌活性相比较,混合日扁柏素的根管封闭剂的抗菌活性有所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细胞毒性作用也增加了。除此之外,由于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含硅根管封闭剂的研发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大量研究报道其抗菌活性较弱,与氢氧化钙类根管封闭剂抗菌活性相类似。此外,将阳离子纳米颗粒或者银离子与根管封闭剂进行混合或者对其进行包被,结果证实其可以得到强的短期抗菌活性。
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salts,QASs)是一种广谱阳离子抗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强的杀菌活性,目前普遍公认其杀菌机制为其表面阳离子集团可以与细菌表面的阴离子集团结合发生静电反应作用,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杀灭细菌。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季铵盐已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合成、环境消毒和水消毒等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季铵盐也逐渐被引入口腔医学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4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