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主动降噪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5906.1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丁聪聪;高翔;王明;成培;袁吉;文峥;戴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主动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列车主动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噪声采集单元(1)、噪声处理单元(2)、麦克风(3)、扬声器(4)和MVB总线(6);所述麦克风(3)安装在列车(10)的车体内,用于采集所述车体内的噪声信号;所述噪声采集单元(1)将所述麦克风(3)采集到的噪声信号通过所述MVB总线(6)传输至所述噪声处理单元(2);所述噪声处理单元(2)对采集到的噪声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产生频率、幅值与所述噪声信号相等,相位相反的抵消声波信号,并控制安装在所述列车(10)车体内的扬声器(4)产生反向声波以降低或抵消所述车体内的噪声;所述列车(10)包括车厢(20),所述麦克风(3)布置在所述车厢(20)内的两端连接处、所述车厢(20)内的顶部,以及所述车厢(20)的地板上;位于所述车厢(20)内的两端连接处的麦克风(3)用于采集所述车厢(20)之间摩擦产生的噪声信号;位于所述车厢(20)地板的麦克风(3)用于采集轮轨震动产生的噪声信号;位于车厢(20)内顶部的麦克风(3)用于采集列车(10)行进过程中由于机械震动传输至所述车厢(20)内的噪声信号;所述噪声采集单元(1)连接布置在所述车厢(20)各处的麦克风(3),所述麦克风(3)采集到的噪声信号由所述噪声采集单元(1)经所述MVB总线(6)传输至所述噪声处理单元(2),所述噪声处理单元(2)控制布置在所述车厢(20)内的扬声器(4)产生反向声波,该节车厢(20)的噪声数据经由WTB总线(7)实现列车级传输和汇总存储;所述列车(10)包括驾控室(30),所述麦克风(3)布置在所述驾控室(30)内座椅(9)的后背(14)上,用于采集司机座位区域的噪声信号;所述扬声器(4)布置在所述座椅(9)的前上方50°~70°位置,所述列车主动降噪系统开始工作后,所述噪声采集单元(1)通过所述麦克风(3)实时采集来自于所述座椅(9)附近的噪声信号,经过小波降噪和频谱分析后控制并驱动位于所述座椅(9)前上方的扬声器(4)产生反向声波以降低司机座椅区域的噪声分贝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主动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5)和WTB总线(7),所述噪声采集单元(1)将所述麦克风(3)采集到的噪声信号通过所述MVB总线(6)传输至所述中央控制单元(5),再经由所述WTB总线(7)实现噪声数据的列车级传输和汇总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列车主动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处理单元(2)进一步包括降噪单元(11)、频谱分析单元(12)和控制单元(13),所述噪声采集单元(1)通过所述麦克风(3)实时采集车体内的噪声信号,噪声信号经所述降噪单元(11)进行小波变换处理之后消除不规则的高频噪声信号,所述频谱分析单元(12)对所述降噪单元(11)输出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取噪声信号的信息属性,通过所述频谱分析单元(12)将噪声信号的频谱信息参数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13),再由所述控制单元(13)根据频谱信息参数的不同控制所述扬声器(4)不同的发声状态,使得所述扬声器(4)发出的反向声波与车体内的噪声进行叠加,叠加之后的声音信息继续进入所述列车主动降噪系统进行处理,直到达到车体内的噪声水平达到最低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主动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10)行进过程中产生的高频、低频噪声信号经车体上的吸音降噪材料衰减大部分的高频噪声信号,剩余夹杂有少量高频噪声信号的低频噪声信号经过所述降噪单元(11)进行小波变换降噪处理,剔除高频噪声信号后剩余低频噪声信号;剩余低频噪声信号再通过所述频谱分析单元(12)进行频谱分析在一系列基本正弦信号和/或余弦信号中识别出振幅达到一定幅值的噪声频率信号,进而再由所述控制单元(13)控制并通过驱动单元(8)驱动所述扬声器(4)产生与振幅达到一定幅值的噪声频率信号相位相反的反向声波,通过反向声波的叠加降低该区域的噪声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59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下通话系统
- 下一篇:一种麦克风设备外放的智能控制方法及麦克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