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种衣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6156.X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宗睿;李佩佩;刘鲁民;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22 | 分类号: | A01N63/22;A01N63/50;A01C1/06;A01P21/00;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种衣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农用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种衣剂及其应用。所述的生物种衣剂通过多粘类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三种有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及外源植酸酶的添加,能显著提高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子的萌发效果,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普遍高于对照组,秧苗的茎粗壮,根系发达,株高增长超过23%,且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率超过95%,水稻恶苗病,玉米丝黑穗病、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能有效减少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粮食安全。而且,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种衣剂通过提高种子萌发效率和质量,最终能有效实现农作物的增产,使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产量普遍增加6‑10%,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微生物的生物种衣剂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浸种、拌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加工新技术,使种子处理更加方便、安全和有效。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或其它植物种子处理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农药制剂。生物种衣剂则是以生物制剂为有效成份的一种新型种衣剂,含有对作物有效益的微生物或其分泌物,如木霉菌、根瘤菌,固氮菌等。
我国研究生物型种衣剂较成功的是浙丰牌ZSB生物种衣剂,己于1990年获得专利。一般能使水稻增产5%~7%、玉米8%~10%、小麦5%~10%、油菜5%~10%、西瓜10%以上,棉花、萝、蔬菜、豆类等的增产幅度在6%~10%,并且能减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恶苗病;红麻炭疽病;黄麻立枯病;玉米矮缩病;小麦赤霉病等农作物病害。此外,有研究表明,将ZSB生物种衣剂与GA混合包衣玉米种子,ZSB生物种衣剂与GA的互作对3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方新等研究的BA生物种衣剂是有多重分别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细菌和放线菌按一定比例复合配制而成,活性成分主要为维涅兰德固氮菌、巨大芽抱杆菌、胶质芽胞杆菌、径阳链霉菌混合配制而成。其主要作用是固定、分解空气、土壤中不能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增加作物吸收土壤中养分的能力,使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发病率低,抗逆性强,从而达到增加产量。
相对于化学种衣剂来说,生物种衣剂有很多优点:(1)很多微生物是从土壤中分离的,能够很好的改善种子与土壤的相容性,架构有益的微生物环境,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有些微生物能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能力;(2)生物种衣剂的活性成分来自天然存在的活体生物或化合物,原料丰富,易于生产,成本低;(3)在自然界中会自然代谢、分解快、残留少,施用于环境中或作物上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环境污染小;(4)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好,无论对人畜还是对种子均无负面影响,也是生物种衣剂一个很重要的优点;(5)使用范围广,能广泛适用于各类农作物种子。由于上述优点,积极开发生物种衣剂,部分或完全代替化学种衣剂的使用已成为生物防治中研究的热点。
目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或活体微生物作为活性成分是生物型种衣剂中主要研究方向。种衣剂中的生防菌或有益微生物在种子内部或表面定殖,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防菌或有益微生物沿着根际或根内扩展。在生防菌或有益微生物扩展过程中,通过单一或复合机制如营养和空间竞争、改善植物生理代谢、诱导提高植物抗性等,达到防治病虫害、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植物抵抗力等目的。
然而,我国生物种衣剂市场比较薄弱,产品品质差,品种相对单一,研制优质、安全的新型生物种衣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生物种衣剂。所述种衣剂包含三种微生物菌株,三者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种衣剂,包含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混合发酵液。
所述多粘类芽孢杆菌,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61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61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