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高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6493.9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江;高品;刘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三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36 | 分类号: | B01J31/36;C02F1/30;C02F1/72;C02F1/28;C02F101/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纳米 bivo4 三维 循环 高效 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高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仅约10%的水是直接为人类所用。最大的份额,70%用于农业,剩余的20%为工业用。中国的排污约为全球的20%,而它只得到全球的5%的新鲜水。因此,解决污染问题已列入议事日程。在纺织印染、皮革、造纸行业加工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污染环境和对人体有害的助剂,这些助剂大多以液体的形态排放而污染环境,生物降解性差,毒性大,游离甲醛含量高,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超标。其中,印染湿整理更是无可争议地成为水污染大户。从上浆开始到退浆、水洗、练漂、丝光,然后染色印花、可能还需涂层,按此流程每道工序都涉及水洗,而每道工序每千克材料需20L耗水。结果是湿整理过程中每千克原棉的用水量加起来多达200L。当一件标准的男式衬衣定制后在商店橱窗展示时,超过2000L水在生产加工它时被用掉了(布料:纯棉,125g/m)。
目前使用的处理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分离法、生物降解法、化学分解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高效催化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设备的要求低;水处理剂适用于各种废水的深度处理,环保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一种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高效催化材料,多功能碳纳米管在纺织纤维表面构筑三维连续结构,其中多功能纳米管表面负载有纳米BiVO4,形成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催化材料。
多功能纳米管的比表面积为20~150m2/g;所述纳米BiVO4为单斜晶型结构,晶粒大小为15~200nm;纺织纤维为柔性纺织纤维;纳米BiVO4与多功能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20。
本发明的一种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高效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BiVO4、稳定剂、模板剂、多功能碳纳米管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液中,搅拌30~60min,形成悬浊液,然后碱液调节pH=5~6,180℃反应3~5h,得到多功能碳纳米管复合BiVO4;其中BiVO4与多功能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5~1:20;
(2)将纤维浸渍到0.05~0.75g/L碳纳米管复合BiVO4和0.025~0.375g/L聚乙二醇2000分散液中,60-80℃反应2-4h,烘干,水洗,重复浸渍,烘干和水洗过程3-5次,即得纤维/碳纳米管/BiVO4三维可循环高效催化材料。
所述步骤(1)中悬浊液中BiVO4浓度为0.01~0.2mol/L;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葡萄糖酸钠、丁烷四羧酸中的一种,稳定剂浓度为0.01~0.1mol/L。所述步骤(1)中模板剂为质量比1:3的三嵌段聚醚P123和三嵌段共聚物F127的混合物;模板剂浓度为0.01~0.1mol/L。
所述步骤(1)中磷酸盐缓冲液由浓度0.025~0.05mol/L磷酸二氢钠和0.05~0.1mol/L磷酸氢钠组成;碱液为:0.5mol/L~1.5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所述步骤:步骤(1)中多功能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碳纳米管CNTs加入到FeCl2溶液中,调节pH=3,然后加入H2O2,室温超声0.5-2h,室温磁力搅拌6-8h,抽滤水洗到中性,抽滤,真空干燥,得产物a;其中碳纳米管CNTs、FeCl2溶液、H2O2的比例为150~200mg:30~40mL:30~40mL;优选碳纳米管CNTs、FeCl2溶液、H2O2的比例为200mg:4 0mL:40mL;其中真空干燥为60℃下真空干燥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三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三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6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