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面柱碰台车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9532.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汉普森;戴黄伟;云天;付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平台 侧面柱 主框架 台车试验装置 安装装置 座椅安装 竖直面 基板 内饰 车门 缓冲控制装置 角度调节装置 汽车试验装置 通过台 复现 试验 台车 整车 入侵 优化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侧面柱碰台车试验装置,包括主框架、滑轨平台、车门内饰安装装置、座椅安装基板,主框架上设有滑轨平台,滑轨平台的水平面上设有座椅安装基板,滑轨平台的竖直面上设有车门内饰安装装置,主框架与滑轨平台的竖直面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主框架与滑轨平台的水平面之间设有缓冲控制装置。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开发了侧面柱碰台车试验装置,能够在台车中复现整车侧面柱碰试验的入侵,从而能够通过台车试验进行侧面柱碰的对标和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侧面柱碰台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欧洲和美国的NCAP法规都包含了侧面柱碰试验,未来中国的NCAP中也有望加入侧面柱碰试验。因此,在汽车安全开发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侧面柱碰台车试验,以便于方案优化的研究。
侧面柱碰试验由于和车身接触面积小导致车身和车门结构非常大的变形。侧面柱碰试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假人位置处入侵非常大,这种入侵在一般的台车试验中是没办法复现的。而侧面柱碰中假人损伤和入侵速度以及侵入量是直接相关的。
目前常规台车中无法实现这种入侵,因此无法准确的模拟侧面柱碰工况。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台车中准确的复现整车侧面柱碰试验的入侵的试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在台车中准确的复现整车侧面柱碰试验的入侵的试验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侧面柱碰台车试验装置,包括主框架、滑轨平台、车门内饰安装装置、座椅安装基板,其特征在于:主框架上设有滑轨平台,滑轨平台的水平面上设有座椅安装基板,滑轨平台的竖直面上设有车门内饰安装装置,主框架与滑轨平台的竖直面之间设有角度调节装置,主框架与滑轨平台的水平面之间设有缓冲控制装置。
所述的主框架包括水平框架、竖立框架、圆柱固定装置、油压缓冲器挡板和导轨,水平框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若干根导轨,导轨与滑轨平台的滑块连接,竖立框架固定在水平框架的后端中部,竖立框架的前侧设有圆柱固定装置,圆柱固定装置的上端设有旋转轴销孔,圆柱固定装置的下方设有油压缓冲器挡板。
所述的水平框架的底部设有连接固定板。
所述的滑轨平台包括水平板、竖立支架、滑块,水平板下表面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若干个滑块上,滑块与主框架的导轨连接,水平板下表面的中部固定有油压缓冲器,油压缓冲器的后部与油压缓冲器挡板的位置对应,水平板上表面后端设有竖立支架,竖立支架的横梁上设有另一旋转轴销孔。
所述的水平板上表面前端设有座椅安装基板,所述的竖立支架的前端设有两个车门内饰安装装置,竖立支架与车门内饰安装装置的侧面采用固定旋转铰链连接。
水平框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缓冲器,水平板的底部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限位块,缓冲器与限位块的位置对应。
竖立框架的后侧与水平框架之间设有加强杆,竖立支架的后侧与水平板之间设有另一加强杆。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轴销孔和另一旋转轴销孔,以旋转轴销孔和另一旋转轴销孔为中心轴进行旋转调节角度后,通过螺栓将竖立支架的底部固定到水平板对应角度的螺栓孔中。
所述的缓冲控制装置包括油压缓冲器和油压缓冲器挡板,油压缓冲器和油压缓冲器挡板对滑轨平台沿导轨的前后位移量进行缓冲控制,进而调节圆柱固定装置对车门内饰的侵入量。
所述的座椅安装基板和所述的车门内饰安装装置表面均布有连接孔。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开发了侧面柱碰台车试验装置,能够在台车中复现整车侧面柱碰试验的入侵,从而能够通过台车试验进行侧面柱碰的对标和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9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