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161.5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4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斌;付灿;孟蓝翔;夏燕杰;刘江峰;许军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D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纤维,包括呈线状的碳纤维以及紧密包裹在碳纤维外部的石墨烯片层,碳纤维和石墨烯片层共同构成了石墨烯纤维。还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其中,聚丙烯腈的质量百分比为12%‑16%,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前驱体溶液纺在金属催化剂衬底上,得到聚苯烯腈纳米纤维前驱体;将金属催化剂衬底上的聚苯烯腈纳米纤维前驱体充分固化,并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中加热至900‑1200℃,保持3‑20分钟,即可在金属催化剂衬底上得到石墨烯纤维。本发明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化学气相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原料来源易得,成本较低,制得的石墨烯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较高的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兼具碳材料强抗拉力和纤维可加工性两大特征,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膨胀系数小等特点。可运用到复合材料、土木建筑、航空航天、汽车材料等。美国专利案US2013/0084455A1公开了一种以聚烯烃纤维为前驱体制备碳纤维的方法。此方法可以调控碳纤维的特性及形貌。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超薄的单原子二维材料,其独特的物理结构,使其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使其备受关注。最初,由机械剥离的方法制备出的石墨烯,其迁移率高达200,000V-1S-1。目前,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衬底表面进行石墨烯制备,可获得大面积高质量的单层、双层或者多层石墨烯。美国专利US2012/0298396A1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线性金属基底上沉积一层石墨烯,在将其在刻蚀液中刻蚀掉金属基底,从而得到石墨烯纤维。前述所提供的专利方案在制备石墨烯纤维的过程中工艺复杂,而且对线性金属基底的要求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和较高的柔性,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对金属衬底要求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纤维,包括呈线状的碳纤维以及紧密包裹在碳纤维外部的石墨烯片层,碳纤维和石墨烯片层共同构成了石墨烯纤维。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纤维的直径小于或等于900nm,粗糙度的范围为:16.9nm-39.8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搅拌得到前驱体溶液,前驱体溶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百分比为12%-16%,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前驱体溶液纺在金属催化剂衬底上,得到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前驱体;
步骤S2:将金属催化剂衬底上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前驱体充分固化,并在非氧化性气体环境中加热至900-1200℃,保持3-20分钟,即可在金属催化剂衬底上得到石墨烯纤维。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前驱体溶液的搅拌温度为50-80℃,搅拌时间为20-30h。
进一步,所述金属催化剂衬底为Cu箔。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前驱体的固化温度范围为:50-80℃,所述固化在干燥箱中进行,固化时间为2-6小时。
进一步,所述非氧化性气体为Ar、H2、N2中的一种或多种按照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刻蚀的步骤,刻蚀步骤如下:将在金属催化剂衬底上得到的石墨烯纤维,放入刻蚀液中,将金属催化剂衬底刻蚀掉,再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数次,即可转移到任意所需基底上,或捻成石墨烯绳。
进一步,所述刻蚀液为过硫酸钠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师范学院,未经信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1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