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1615.9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那永光;陈淑洁;王安东;孙作举;杨桂荣;史春雨;付东波;陈锟;赵井丰;陈德权;范玉宝;李晓明;牛艳凯;韩东来;王银锁;隋喜友;由洪江;王亮;才伟丽;王士强;萧长亮;杜明;卢百谦;姜云涛;黄家安;侯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那永光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地址: | 15400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品种 障碍 冷害 鉴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水泵(1)、井管(2)、井盘(3)、弯头(4)、钢管(9)、混水池、第一U型渠、水稻鉴定圃、第二U型渠、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系统,潜水泵(1)安装于机井内动水位下,潜水泵(1)连接井管(2),井盘(3)固定在井台(10)上,井管(2)穿过井盘(3)与弯头(4)的一端连通,弯头(4)的另一端与钢管(9)的一端连通,钢管(9)的另一端伸入混水池中,钢管(9)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逆止阀(5)和电磁阀(6),混水池通过第一U型渠和第一闸阀与水稻鉴定圃连通,水稻鉴定圃通过第二闸阀与第二U型渠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混水池的水面下,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水稻鉴定圃的水面下,潜水泵(1)、电磁阀(6)、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为多个,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混水池中,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水稻鉴定圃内,水稻鉴定圃内间隔2.15m铺设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
潜水泵(1)设置在机井内动水位下,距地面50~60米,启动潜水泵(1),提取动水位下7~9℃的地下水,7~9℃的地下水顺着井管(2)、弯头(4)、钢管(9)到达混水池,与混水池中25~32℃的温水进行混合,混合成为14℃的冷水,14℃的冷水顺着第一U型渠进入水稻鉴定圃,刚好没过幼穗,通过逆止阀(5)避免水回流进水井,通过电磁阀(6)对水进行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混水池中的水温,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水稻鉴定圃内的水温,当水温高于16℃时,通过温度控制系统自动提水-混水后,经过第一U型渠进行换水,人为模拟冷害,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水温,模拟效果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9)上还设有压力表(7)和水表(8),压力表(7)和水表(8)分别与温度控制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土镇墩(11),所述钢管(9)架设于混凝土镇墩(11)上。
4.一种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寒地水稻品种抗障碍冷害鉴定的装置提取水井内动水位下水温为7~9℃的地下水到混水池;
(2)7~9℃的地下水与25~32℃的温水在混水池中进行混合,同时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合水的温度,直到水的温度达到14℃;
(3)开启第一闸阀,将混合好的14℃的水,通过第一U型渠输送到水稻鉴定圃内;
(4)将水稻鉴定圃内的14℃的水层控制在15cm±2cm;
(5)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监测水稻鉴定圃内水的温度,当水稻鉴定圃内水的温度高于16℃时,开启第二闸阀,水稻鉴定圃内的水通过第二U型渠排出;
(6)重复步骤(1)~步骤(5),水稻鉴定圃进行自动换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那永光,未经那永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6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水稻营养价值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虾稻共生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