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石流区域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1808.4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杨庆庆;何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星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46;G06T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区域监测 航拍装置 区域图像 调试信号 图像处理 遥控装置 航拍 采集 影像处理效果 无线方式 研究对象 拍摄 影像 发送 分析 研究 | ||
一种泥石流区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方式对航拍装置发出航拍调试信号,控制航拍装置进行拍摄;步骤2,航拍装置根据遥控装置发送的调试信号进行拍摄调整,调整完成后进行地面泥石流区域图像的采集;步骤3,对采集的泥石流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步骤4,对处理后的泥石流区域图像进行分析。采用航拍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大范围对地区进行研究;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以达到精准快速的影像处理效果,并进一步对泥石流区域监测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且有效的泥石流区域监测的方式。
技术领域
本技术适用于泥石流区域监测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应用航拍图片分析的泥石流区域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泥石流监测方法主要是先采取实地地质测绘、勘查等工作后才能判断灾害蕴藏情况,对于较大范围的泥石流灾害监测和防控可谓杯水车薪,且效率较低。
而基于遥感影像的判读,是一种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且有效的识别、判定的方式。通过对泥石流区域历史和现状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可为泥石流地质灾害区监测和治理方式的选择及灾害的发展趋势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但是航空遥感影响购买成本大,性价比低;且现在流行的影像处理方法,特别是图像拼接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低、识别结果不佳的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本领域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区域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遥控装置通过无线方式对航拍装置发出航拍调试信号,控制航拍装置进行拍摄;
步骤2,航拍装置根据遥控装置发送的调试信号进行拍摄调整,调整完成后进行地面泥石流区域图像的采集;
步骤3,对采集的泥石流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步骤4,对处理后的泥石流区域图像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航拍装置包括无人机或航空器,及设置于其上的图像传感器。
其中,步骤3,对采集的泥石流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3-1,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及几何校正;
步骤3-2,进行图像增强和图像裁剪;
步骤3-3,进行图像拼接;
步骤3-4,进行图像中泥石流信息提取。
其中,步骤3-1,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降噪处理和阴影处理。
其中,步骤3-1,对图像进行几何校,具体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
其中,步骤3-3,进行图像拼接,具体包括:
步骤3-3-1,检测并提取相邻的原始图像1和原始图像2的特征点,
步骤3-3-2,对提取的特征点进行匹配;
步骤3-3-3,对图像进行空间变换;
步骤3-3-4,进行图像融合。
其中,步骤4,对处理后的泥石流区域图像进行分析,具体包括: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泥石流流量估算,泥石流影响评价、泥石流泛滥范围估计、以及泥石流危险性分区。
通过本发明,采用航拍影像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大范围对地区进行研究;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方法特别是拼接技术,可以达到精准快速的影像处理效果,并进一步对泥石流区域监测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发明是一种方便、快捷、成本较低且有效的泥石流区域监测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星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星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1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