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3087.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7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谭慧俊;王晨曦;庄逸;孙姝;黄河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级 压缩 二次 循环 气动式 调进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压缩面(1)、位于进气道压缩面(1)外侧的进气道唇罩(2)、覆盖在进气道压缩面(1)前部的溢流盖板(3)、位于溢流盖板(3)下方的稳压腔(4)、安装在压缩面上并位于溢流盖板后端的转动盖板(5);所述稳压腔与溢流盖板的后端设有进口(15);所述转动盖板(5)在打开位置及关闭位置之间转动,当转动盖板(5)位于关闭位置时,转动盖板(5)将进口(15)关闭;当转动盖板(5)位于打开位置时,进口(15)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盖板(5)的下方设有电磁铁(6),转动盖板(5)的底部还固定有挤压在电磁铁(6)以及转动盖板(5)底面之间的弹簧(7);转动盖板(5)具有被电磁铁吸引的铁磁性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压缩面(1)与进气道唇罩(2)之间形成进气主通道(14),所述溢流盖板(3)、转动盖板(5)均位于进气主通道(14)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盖板(3)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溢流盖板并连通稳压腔的缝或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盖板(5)的底面前端部分形成倾斜的引导面,当转动盖板(5)位于打开位置时,引导面的顶端高过所述进口(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级压缩面二次流自循环气动式可调进气道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该进气道的预设马赫数为M1;当进气道工作马赫数低于M1时,转动盖板位于关闭位置;当进气道工作马赫数高于M1时,转动盖板位于打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盖板(5)的下方设有电磁铁(6),转动盖板(5)的底部还固定有挤压在电磁铁(6)以及转动盖板底面之间的弹簧(7);转动盖板(5)具有被电磁铁吸引的铁磁性质;当进气道工作马赫数低于M1时,电磁铁(6)通电,转动盖板(5)位于关闭位置;当进气道工作马赫数高于M1时,电磁铁(6)断电,转动盖板(5)位于打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30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涵道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大型飞机燃油转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