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屏幕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4414.4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飞;张红秀;郭祖强;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625 | 分类号: | G03B21/625;G03B21/6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面透镜 耳结构 反射层 投影屏幕 基础层 反射颗粒 吸光层 散射 轴线垂直 反射光 环境光 可视角 入射光 粘结剂 观看 粒径 入射 射出 粘结 反射 制造 邻近 吸收 | ||
1.一种投影屏幕,用于接收投影仪的投影光并向观看者提供投影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屏幕包括基础层、形成于所述基础层邻近观看者一侧的柱面透镜层、形成于所述基础层背向观看者一侧的菲涅耳结构、形成于所述菲涅耳结构远离所述基础层一侧的反射层,及形成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菲涅耳结构一侧的吸光层,所述反射层包括反射颗粒及与所述反射颗粒粘结在一起的粘结剂,该反射层用于将从所述菲涅耳结构入射的入射光在与所述反射颗粒的粒径相对应的立体角度范围内进行散射及反射而形成反射光,所述柱面透镜层包括多条柱面透镜,所述柱面透镜的轴线垂直于水平方向,所述柱面透镜对所述菲涅耳结构射出的光进行散射以提高所述投影屏幕水平方向的可视角度,所述吸光层用于吸收透过所述反射层的环境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颗粒的粒径粒径大小位于0.02~5μm范围内,所述立体角度相应地在5~15度范围内变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颗粒包括金属银颗粒、金属铝颗粒、金属铂颗粒、金属钯颗粒中的一种、两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透镜的宽度范围在100μm~500μm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菲涅耳结构包括多条呈同心圆环状排列的稜镜结构,所述多条稜镜的高度沿指向所述同心圆环的圆心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多条稜镜结构的倾斜角沿所述指向所述同心圆环的圆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面透镜对所述菲涅耳结构射出的光进行散射使得散射光在预设水平角度范围内,所述预设水平角度在25度~35度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屏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的材料包括树脂及加入所述树脂中的染色剂,所述染色剂吸收至少部分环境光。
9.一种投影屏幕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基础层;
在所述基础层一侧形成菲涅耳结构;
在所述基础层的另一侧形成柱面透镜层;
在所述菲涅耳结构远离所述基础层一侧形成反射层;及
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菲涅耳结构一侧形成吸光层,所述吸光层采用吸光材料涂覆于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菲涅耳结构一侧再进行固化的方式形成,
其中在所述菲涅耳结构远离所述基础层一侧形成反射层的步骤包括:
将反射颗粒与粘结剂的混合物涂覆于所述菲涅耳结构的远离所述基础层一侧的螺纹面上;及
采用光固化或热固化的方式固化所述反射颗粒与粘结剂的混合物以形成所述反射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屏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层一侧形成菲涅耳结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基础层的一侧涂布树脂层,将含有菲涅耳结构的模具按照Roll To Roll的方式在所述树脂层上进行转印以在所述树脂层上形成所述菲涅耳结构;及
固化所述树脂层以形成所述菲涅耳结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屏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层的另一侧形成柱面透镜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基础层的另一侧涂布柱面透镜材料层,将含有所述柱面透镜层结构的模具按照Roll To Roll的方式在所述柱面透镜材料层上进行转印以形成所述多条柱状透镜;及
固化所述柱面透镜材料层以形成所述多条柱状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4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影幕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沙画创作的同步跟随立体成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