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水式止水带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4921.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盛;徐瑞祥;李磊;陈助峰;黄明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水式 止水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水式止水带。
背景技术
背贴止水带是隧道建筑中混凝土接缝处普遍采用的材料之一,安装在隧道二衬外围,覆盖在变形缝上,可以适应变形缝的小位移变形而不丧失止水功能。目前引起背贴止水带失效的原因,一是止水带与混凝土连接不牢,隧道的变形缝由于沉降等原因,会发生偏移,有时止水带会长期处于被拉伸状态,时间一长,止水带很容易与混凝土脱离;二是与止水带接触的水压过大,隧道二衬外围是个封闭环境,极易引起水的聚集,随着水的聚集增多,水压也随之增大,造成止水带失去止水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背贴止水带多不具备导水功能和过滤沙石的功能,止水带使用时间一长,止水带上方的沙石会慢慢积多,这样水的排除速度就会减慢,慢慢的会形成积水,影响隧道健康。
在沿海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质较为松软,隧道上方难免会出现沙石脱落的现象,普通的止水带因没有导水槽,止水带上方的水只能从止水带表面进行排水,日积月累,沙石的数量会慢慢增多,沙石的增多会阻断积水的流向路径,减缓积水的排除速度,积水会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增多,过分增多的积水必定会对隧道的防水系统造成损害,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高背贴止水带的导水和过滤沙石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水式止水带,以实现提高背贴止水带的导水、过滤沙石、与混凝土衬砌密闭牢固连接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水式止水带,包括:导水槽、固定翼和土工布过滤层,所述导水槽和所述固定翼是止水带的主体;
所述土工布过滤层,位于止水带的迎水面,且在所述导水槽的上方,用于过滤沙石,将水渗透进导水槽中;
所述固定翼,用于与导水槽和土工布过滤层连接,并且与混凝土衬砌结构密封连接与强固定;
所述导水槽,用于将止水带上方的积水引导性地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水槽为止水带提供拉伸和剪切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止水带的主体采用了耐海水腐蚀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在止水带的主体的橡胶材料中掺入石墨和硫酸钡。
进一步地,在导水式止水带的橡胶材料中掺入蒙脱土。
进一步地,所述导水槽的深度大于变形缝的变形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布过滤层的延展能力大于设定的数值范围。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土工布过滤层与导水槽相结合,构成一个更安全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将止水带上方的积水聚集在导水槽中进行集中排水,不会受止水带上方结构的干扰,及时地将水排出隧道。同时导水槽起到适应变形缝变形的能力,不会因隧道变形,导致与混凝土的脱离。在止水带中加入蒙脱土,蒙脱土具有遇水膨胀的作用,可以使止水带连接的更加密闭和牢固;导水式止水带针对沿海地区环境,真对海水中腐蚀橡胶的物质,研制出新型耐海水腐蚀材料,为沿海地区隧道增加使用寿命。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水式止水带的断面结构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水式止水带的实物组装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水式止水带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4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