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单轴承精密轴系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6320.0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4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平;董续勇;张华锋;周凤利;李传凯;吕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47109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轴承 精密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轴系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单轴承精密轴系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系统综合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稳瞄技术和高精度传动系统已成为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保证光电系统准确地捕获、瞄准和跟踪目标,对精密轴系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指标要求。
轴系的精度主要由轴承本身的精度以及装配精度决定,对于精密的成对预紧轴承,装配时只要进行合适的预紧,便可达到较高的精度。但是,对于具有一定跨距的双向单轴承支撑的轴系,如果装配方法不当,很难达到高精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具有一定跨距的双向单轴承支撑的轴系的高回转精度的精密装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双向单轴承精密轴系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轴承凸出量:将轴承内圈安装到工装支撑轴上,通过载荷块在轴承外圈施加轴向力,通过百分表测量出轴承内圈相对于外圈的凸出量δ1和δ2,其中δ1为上轴承凸出量,δ2为下轴承凸出量;
步骤2:测量上轴承内圈与下轴承内圈之间的距离L1,测量上轴承外圈与下轴承外圈之间的距离L2;
步骤3:计算内圈调整垫片厚度=L2-L1-δ1-δ2;
步骤4:修磨内圈调整垫片到要求厚度;
步骤5:按照正常轴承装配顺序,完成轴系装配。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实现具有一定跨距的双向单轴承支撑的轴系的高回转精度的精密装配,利用本发明方法可实现轴系回转精度在10″以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轴承凸出量测量示意图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轴承凸出量测量示意图俯视图。
其中:1、内框架;2、上轴承;3、上轴承外压盖;4、上轴承内压盖;5、上轴承座;6、第一垫片;7、下轴承座;8、下轴承;9、下轴承内压盖;10、下轴承外压盖;11、第二垫片;12、外框;13、支撑轴;14、待测轴承;15、第一载荷块;16、第二载荷块;17、载荷定位块;18、千分表;19、凸出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2~图4所示,上轴承2与下轴承8分别为深沟球轴承,型号为6709,6703;两轴承安装距为59.5mm,装配要求轴系的回转精度不大于10″。
实施例在本装调系统装配及精度检测步骤如下:
(1)测量上轴承和下轴承的凸出量:如图5所示;轴承内圈安装到工装支撑轴上,载荷定位块通过支撑轴定位,施加载荷到轴承外圈上,载荷块1,2为10N,20N定载荷,载荷定位块从中心向四侧均有缺口,用千分表测量轴承内圈和外圈的高度差,即为轴承凸出量。经测量上轴承凸出量δ1=0.08mm,下轴承凸出量δ2=0.0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6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留置针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