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异质基底上的第III族氮化物缓冲层结构的p型掺杂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8745.5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8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S·吕特根;S·穆拉德;A·基特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02;H01L29/20;H01L29/20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振东;过晓东 |
地址: | 德国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底 iii 氮化物 缓冲 结构 掺杂 | ||
1.在硅基底(110,210,310,510)上的外延第III族氮化物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中所述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包括至少一个应力管理层序列(S),所述应力管理层序列包括位于第一和第二第III族氮化物层(120,140,220,240,320,340,520,540)之间及与第一和第二第III族氮化物层(120,140,220,240,320,340,520,540)相邻的间层结构(130,230,330,530),其中所述间层结构(130,230,330,530)包含具有比所述第一和第二第III族氮化物层(120,140,220,240,320,340,520,540)的材料更大的带隙的第III族氮化物间层材料,及其中p型掺杂剂浓度分布由至少1×1018cm-3开始在由所述间层结构(130,230,330,530)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第III族氮化物层(120,140,220,240,320,340,520,540)的过渡中降低至少2倍,
其中所述第一第III族氮化物层(120,220,320,520)的厚度在300nm和2000nm之间,所述第二第III族氮化物层(140,240,340,540)的厚度在300nm和1500nm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层结构(130,230,330,530)包括三个不同的层,第一第III族氮化物间层位于第二和第三第III族氮化物间层之间及与第二和第三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5,536,537)相邻,其中这些层的厚度在20nm和200nm之间,
所述第二和第三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6,537)由GaN制成,及其中所述第一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5)由AlGaN组成,及
所述第一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5)具有恒定的铝含量或者具有由所述第二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6)至所述第三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7)增大的铝含量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中所述p型掺杂剂浓度分布在由所述间层结构(130,230,330,530)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第III族氮化物层(120,140,220,240,320,340,520,540)的过渡中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或者降低至少两个数量级。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中所述第一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5)的铝含量由与所述第二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6)的界面处的10%升高至与所述第三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7)的界面处的7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中在整个间层结构(130,230,330,530)中,因此在所有三个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5,536,537)中,由p型掺杂导致的空穴浓度是恒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3的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中在整个间层结构(130,230,330,530)中,因此在所有三个第III族氮化物间层(535,536,537)中,由p型掺杂导致的空穴浓度为1×1018cm-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中所述p型掺杂剂是碳或镁或碳与镁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的缓冲层结构(100,200,500),其包括至少两个应力管理层序列(S),其中位于相对于所述基底(110,210,310,510)比第一应力管理层序列(S)更大距离处的第二应力管理层序列(S)具有第二间层结构(130,230,330,530)。
8.第III族氮化物器件,其包括在硅基底上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的外延第III族氮化物缓冲层结构(100,200,500)。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III族氮化物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II族氮化物器件是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阿聚尔斯佩西太阳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7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体内场板结构的VDMOS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