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纤维柔软处理方法及纤维柔软处理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8983.6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莱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晟德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188 | 分类号: | D06M13/188;D06M16/00;D06M15/643;D06M13/463;D06M13/292;D06M15/53;D06M13/36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2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软处理 压力容器 合成纤维 纤维 水蒸气 冷空气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醋酸 硅酮乳化剂 蛋白酶 废液排放 关闭排气 抗静电剂 绿色环保 柔软效果 蚕丝 内压力 水蒸汽 吹干 排气 蒸汽 喷洒 取出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纤维柔软处理方法和纤维柔软处理组合物,处理方法包括(1)压力容器内,向待处理的合成纤维上喷洒纤维柔软处理液;(2)向压力容器内通入水蒸气,同时进行排气,利用通入的水蒸汽将压力容器内的冷空气排走,待冷空气排走后,关闭排气口,同时继续通入水蒸气,直至压力容器内压力为0.1~0.2MPa,温度为110~115℃,停止通蒸汽,静置20~30分钟,打开压力容器取出合成纤维,吹干。组合物包含蚕丝蛋白酶、醋酸、抗静电剂、硅酮乳化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水。本发明柔软处理方法,处理时间短,无废液排放和处理问题,绿色环保,经济高效,操作方便,安全;而且本发明方法对纤维具有极佳的柔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纤维进行柔软处理的方法和所用的柔软处理组合物。
背景技术
新型纤维材料是由中国大力拓展的新兴业务,利用技术优势着力开发高性能,新型环保可再生,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一代纤维材料--柔软组合物,同时致力于运用现代科技,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引领纤维现代化的发展。
在积极整合国内新型纤维材料工艺工程优势资源进行技术攻关,努力在新型纤维材料,工艺技术上有突破,使纤维如聚酯、聚酰亚胺纤维功能差别化纤维等新型纤维打造成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水平最高的新型纤维材料--在合成纤维织造的结构上无法与真丝、棉、天然纤维相比较,合成的新型纤维的弱点是硬,不能织成真丝类的,仿真丝产业,及羊毛类手感好的产品。
现有技术中,常被提及的柔软整理是印染加工中的重要后整理工序。纺织品在加工过程中, 经多次处理后手感会变得粗糙,一般合成纤维织物更差, 尤其是超细纤维织物。为了使织物具有柔软、滑爽、舒适的手感, 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 应用广泛的是用柔软剂进行整理。此外在化学纤维纺丝, 各种纤维的纺纱、织造等过程中均大量使用柔软剂,这是因为随着纺织品加工中高速化和小浴比方式的大量使用, 织物之间和织物与设备之间相互摩擦增加, 易产生擦伤、条疵等现象。使用柔软剂可使纤维本身具有与加工条件相适应的柔软平滑性以避免损伤。
然而现有的柔软剂只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织物的柔软性,不能使织物的柔软性达到真丝水平,目前为止世界上完全能实现仿真丝,超细旦丝仿真丝产品的双绉类仿真丝产品,世界级类真丝产品的,包括羊毛产品,目前仅只有二个国家,但相应采用的技术并未被公开。此外,现有的柔软整理方法都是采用浸渍整理方法,为了将纤维浸渍其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水(水的用量约为柔软剂的30倍左右),从而相应的产生了大量的废液(3吨浸渍液相应要产生2吨多的废液),这些废液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进行处理则加大成本,不进行处理则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现有的工艺周期较长,通常需要长达24小时,长时间的操作对于温度的控制不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纤维柔软处理方法。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与所述方法配合使用可以获得显著柔软效果的纤维柔软组合物。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纤维柔软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采用专用处理装置,专用处理装置包括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压力容器、用于向压力容器内通入水蒸气的蒸汽供应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合成纤维放置于压力容器中,向其上喷洒由纤维柔软处理液;或者,先向合成纤维上喷洒纤维柔软处理液,然后再放置于压力容器中;
(2)打开蒸汽供应装置,向压力容器内通入水蒸气,同时打开压力容器的排气口,利用通入的水蒸汽将压力容器内的冷空气排走,待冷空气排走后,关闭排气口,同时继续通入水蒸气,直至压力容器内压力为0.1~0.2MPa,温度为110~115℃,停止通蒸汽,静置20~30分钟,打开压力容器取出合成纤维,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晟德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晟德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8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