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0816.5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兵;姜波;王磊;刘浩泉;辛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6 | 分类号: | F25D17/06;F25D17/08;F25D11/02;F25D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刘长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其中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和压缩机仓,储物空间内设置有储物容器,且储物容器内部限定有保鲜空间;气调膜组件,配置成使得气调膜组件周围空间气流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气调膜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以及抽气泵组件,抽气泵的进口端经由管路和管路切换机构受控地与富氧气体收集腔连通,以将富氧气体收集腔中的气体抽排到保鲜空间外,使保鲜空间内的实际氧气含量处于2%至19%的范围。本发明的冰箱,使保鲜空间内的实际氧气含量处于适宜区间,可以有效降低食材有氧呼吸的强度,同时保证基础的呼吸作用,避免食材进行无氧呼吸,从而提高食材的储存效果,延长食材的保鲜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经常会购买大量的物品放置在各类冰箱中,但是对于叶类蔬菜以及瓜果类食品,冰箱的储物空间内的低温不仅会使这些食物的表皮出现起皱和斑痕的现象,还会影响它们原有的味道和营养。
在冰箱的保鲜技术中,氧与冰箱中食品的氧化作用、呼吸作用都密切相关。食品的呼吸越慢,食品的氧化作用越低,保鲜时间也就越长。降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食品保鲜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为了降低冰箱中氧气的含量,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真空保鲜或者额外设置脱氧装置进行低氧保鲜。然而,真空保鲜的操作通常较为繁琐,使用十分不便;而脱氧装置通常利用电解质等进行除氧,装置较为复杂且除氧效果并不明显。
气调保鲜技术一般性地是指通过调节储存物所处封闭空间的气体氛围(气体成分比例或气体压力)的方式来来延长食品贮藏寿命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通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空气成分的气体氛围,以抑制导致储存物(通常为食材)腐败变质的生理生化过程及微生物的活动。特别地,在本申请中,所讨论的气调保鲜将专门针对于对气体成分比例进行调节的气调保鲜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正常空气成分包括(按体积百分比计,下文同):约78%的氮气,约21%的氧气,约0.939%的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0.031%的二氧化碳,以及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例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气等)。在气调保鲜领域,通常采用向封闭空间充入富氮气体来降低氧气含量的方式来获得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这里,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富氮气体是指氮气含量超过上述正常空气中氮气含量的气体,例如其中的氮气含量可为95%~99%,甚至更高;而富氮贫氧的保鲜气体氛围是指氮气含量超过上述正常空气中氮气含量、氧气含量低于上述正常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气体氛围。
但是传统上用于气调保鲜的制氮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导致该技术基本上还是局限于使用在各种大型的专业贮藏库上(储藏容量一般至少30吨以上),并不适用于家庭或个人用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简便的气调保鲜冰箱。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冰箱内物品的存储效果。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箱体,其内部限定有储物空间和压缩机仓,储物空间内设置有储物容器,且储物容器内部限定有保鲜空间;门体,设置于箱体的前表面,以供封闭储物空间;气调膜组件,安装于储物容器且其周围空间与保鲜空间连通,气调膜组件具有至少一个气调膜和一个富氧气体收集腔,并配置成使得气调膜组件周围空间气流中的氧气相对于其中的氮气更多地透过气调膜进入富氧气体收集腔;以及抽气泵组件,设置于压缩机仓内,抽气泵组件包括抽气泵,抽气泵的进口端经由管路和管路切换机构受控地与富氧气体收集腔连通,以将富氧气体收集腔中的气体抽排到保鲜空间外,使保鲜空间内的实际氧气含量处于2%至19%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0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