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源防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1055.5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348 | 分类号: | D06M13/348;D06M13/228;A01N53/08;A01N43/90;A01P17/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源 防虫面料 制备 浸染液 防虫 甩干 拟除虫菊酯 重量百分比 昆虫侵袭 乳油用水 有机溶剂 防蚊虫 能力强 乳化剂 浸染 乳油 稀释 定型 蚊虫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源防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源防虫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生物源防虫乳油用水稀释50‑100倍后形成浸染液(2)将面料浸染在所述浸染液中,甩干,水洗,再甩干,定型,即可制得本发明的防虫面料。其中,所述生物源防虫乳油,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拟除虫菊酯5‑15%,雷藤酮2‑4%,乳化剂8‑15%,余量为有机溶剂。本发明所制备的生物源防虫面料,抵御蚊虫等昆虫侵袭能力强,防蚊虫效果持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生物源防虫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蚊虫吸食人血、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长期以来,人们使用多种方法控制蚊虫,各类化学杀虫剂对蚊虫防治效果好且持效时间长,在某些地区的蚊媒病控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机合成杀虫剂在高效杀虫的同时,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实践证明,随着杀虫剂大量和长期地使用,特别是杀虫剂大量用于防治农业害虫,蚊虫的抗药性程度越来越严重,且扩散迅速,杀虫剂污染环境及其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也有增无减。它们都成为现代蚊虫防治中的突出问题。这些因素促使人们寻求对环境安全、易于降解、并具有选择毒性的杀虫剂。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尝试从天然产物,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以替代化学杀虫剂,现已发现有些植物体的次生代谢物质在蚊虫防治中具有明显效果,并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在自然环境中易于降解的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生物源防虫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提供一种生物源防虫面料。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源防虫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生物源防虫乳油用水稀释50-100倍后形成浸染液,
(2)将面料浸染在所述浸染液中,甩干,水洗,再甩干,定型,即可制得本发明的防
虫面料。所述生物源防虫乳油,由下述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拟除虫菊酯5-15%,雷藤酮2-4%,乳化剂8-15%,余量为有机溶剂。
所述拟除虫菊酯为溴氰菊酯或三氟氯氰菊酯。
所述乳化剂为茶皂素或农乳2201。
最优的,所述乳化剂由20-40wt%茶皂素和60-80wt%农乳2201的混合而成。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或醇醚溶剂。
所述醇醚溶剂为乙二醇丁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乙醚、乙二醇苯醚、二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丙二醇丁醚、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和乙二醇单烷基醚羧酸酯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上述生物源防虫乳油可以采用本行业通用的乳油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具体的,可以采用下述步骤:将拟除虫菊酯、雷藤酮和乳化剂加入有机溶剂中,加热至50-60℃,搅拌混合均匀,即可制得本发明的生物源防虫乳油。本发明的生物源防虫乳油,还可以经稀释后,直接用于喷雾杀虫,可以迅速降低蚊、蝇成虫密度。
优选的,所述浸染液的质量为面料的10-20倍,浸染温度为50~90℃,浸染时间20~60min。
显然,在上述的生物源防虫面料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添加相应的步骤,如漂白等,以实现其相应的作用。
显然,所述面料可以为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具体如真丝、棉、麻、竹、绵羊毛、山羊毛、骆驼毛、兔毛、牦牛毛、桑蚕丝、柞蚕丝,或者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聚氨酯纤维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物源防虫面料,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10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