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工绿色豆腐脑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1537.0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引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引姣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A61K36/605;A61P9/10;A61P11/00;A61P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津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0 | 代理人: | 胡翠 |
地址: | 5427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腐脑 桑叶 制作 梅叶冬青叶 心绞痛 头昏 跌打损伤 风热感冒 清肺润燥 清热解毒 天然绿色 植物蛋白 重量份 冬青 白醋 目赤 食欲 治疗 冠心病 黄豆 头晕 中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工绿色豆腐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黄豆400‑500份、梅叶冬青叶100‑200份、桑叶100‑200份、浓度为20%的白醋700‑900份、水800‑1000份。该手工绿色豆腐脑及制作方法,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它在制作中加入梅叶冬青和桑叶为辅料,形成天然绿色,增加食欲,含有中药成分,清热解毒,跌打损伤,对心绞痛及冠心病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可治疗风热感冒,清肺润燥,头晕头昏,目赤昏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手工绿色豆腐脑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豆腐脑,一道著名的中式传统小吃,常与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据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爱咸食,而南方则偏爱甜味,亦有地区如四川等喜爱酸辣口味。豆腐脑,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高营养食品。
传统的豆腐主要为黄色或白色,营养主要为植物蛋白,成分和外观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工绿色豆腐脑及制作方法,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它在制作中加入梅叶冬青和桑叶为辅料,形成天然绿色,增加食欲,含有中药成分,清热解毒,跌打损伤,对心绞痛及冠心病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可治疗风热感冒,清肺润燥,头晕头昏,目赤昏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工绿色豆腐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黄豆400-500份、梅叶冬青叶100-200份、桑叶100-200份、浓度为20%的白醋700-900份、水800-1000份。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手工绿色豆腐脑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备料:采取新鲜浓绿的梅叶冬青叶、桑叶,洗净,沥干水分,备用,将干黄豆泡水5-8小时后洗净,捞起,沥干水分;(2)磨浆:将沥干后的梅叶冬青叶、桑叶、黄豆放入豆浆机磨碎,得到豆渣浆;(3)稀释:将步骤(2)得到的豆渣浆和开水以1:2的比例稀释,搅拌均匀,每2分钟搅拌一次,搅拌4-6次;(4)制浆:将稀释后的豆渣浆用过滤网过滤,先不断摇晃过滤网至不再有水滴,再用力挤压过滤网内的豆渣浆直至水滴落完成;(5)制豆腐脑:将浓度为20%的白醋加入到过滤后的豆浆中,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倒入缸内,盖好箱盖,12-15分钟后,即可。
本发明各原料功效如下:
梅叶冬青根、叶入药;根部性味苦、甘,性寒,归肺、肝、大肠经,无毒,能清热解毒,活血,生津,可治感冒、眩晕、头痛、咽喉肿痛 、百日咳、淋病及跌打损伤等。叶性味苦、甘,性寒,归心、肺、肝经,清热解毒,可治感冒及跌打损伤等。叶含熊果酸,对心绞痛及冠心病有治疗作用。为凉茶廿四味之原料之一。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而得,是一种发散风热药,既可内服,也可外敷。其性寒,味甘、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病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黄豆、梅叶冬青叶,桑叶为原料,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它在制作中加入梅叶冬青和桑叶为辅料,形成天然绿色,增加食欲,含有中药成分,清热解毒,跌打损伤,对心绞痛及冠心病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可治疗风热感冒,清肺润燥,头晕头昏,目赤昏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引姣,未经王引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1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工中药绿色豆腐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豆腐高产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