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游泳有氧耐力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1696.0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3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帆;闫会萍;李飞霏;彭朋;宋小波;武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体育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12 | 分类号: | A63B69/1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游泳 有氧 耐力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游泳有氧耐力训练系统,所述的训练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生理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预警模块;在游泳训练过程中对训练者的梅脱值和心率进行实时监控,从训练强度上控制训练者有氧耐力的极限负荷,通过语音提示预警,可以有效调节训练者的有氧耐力的效率,安全科学。本发明的训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训练者的体能情况,对其训练过程进行指导和校准,有效增强训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育训练器械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游泳有氧耐力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游泳是公认最好的健身运动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这项运动,甚至向专业运动员方向发展,此项运动对人体的心肺及循环系统都有较好的锻炼效果。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负荷强度为人体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一般在140—17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决定机体有氧耐力的生理因素主要是运动中氧气的供应因素和作为能量物质的糖原含量。
常用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负荷法、间断负荷法和高原训练法。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负荷量大,没有间歇。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采用变速训练时,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速度,即从较低地强度提高到中等强度。例如第一个1/3的距离可用较低的速度完成,然后将速度提高到稍低于中等强度的水平,最后1/3距离则用中等强度的速度完成。此外,还可以从中等到次最大不断变换强度。例如,在每1~10分钟的最高强度负荷后,可穿插安排中等强度负荷,以保证机体在下一次提高负荷前稍有调整。采用最大素的负荷时,心率可达到180次/分,恢复阶段讲到140次/分。有节奏的、波浪形变化的强度安排,有助于进行大负荷训练,并能有效提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持续训练法的主要作用是:发展一般耐力,稳定或者是提高机体的有氧供氧供能能力。采用较大强度的持续游做训练,可以发展专项耐力。采用较大持续训练法能让运动员的技术熟练程度提高,获得较好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技术动作的经济性,不过这是建立在保持正确技术动作的持续游练习基础上的。持续训练还能让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因此科学有效的训练系统可以更好使训练者在游泳运动中增强有氧耐力训练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的游泳有氧耐力训练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游泳有氧耐力训练系统,所述的训练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生理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预警模块;所述的信息采集模块是指通过外接的键盘输入设备输入训练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高、体重、年龄、训练时间,然后生成专属于训练者的训练系统档案,档案编号具有唯一性;所述的生理监测模块主要是梅脱监测系统和心率监测系统,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是将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得到的实时数据进行收集计算,并与预设的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如果在训练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在标准数据范围内,则训练正常完成,如果实时数据超过标准数据则所述的预警模块会发出警示信号,立刻终止训练。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理监测模块包括监测主机、实时数据接收器、生理参数传感器,所述的监测主机通过实时数据接收器与生理参数传感器进行无线实时通信,所述的生理参数传感器包括呼吸频率传感器和脉搏传感器,所述的呼吸频率传感器时通过防水材料包裹后从头部环绕固定在嘴唇上方,通过感应呼吸的气流来获取数据;所述的脉搏传感器是通过防水材料包裹后夹持在手指上固定,获取心率数据;实时数据接收器可以调节预设频率的大小来接受生理参数传感器的实时数据,所述的监测主机的工作频率与所述的实时数据接收器的频率保持同步,对训练过程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可以时刻追踪训练者的训练情况,防止训练者因为过量超负荷运动引起的身体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体育大学,未经北京体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1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