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1963.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杰;屈扬;苑士华;胡纪滨;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1000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驱动 微流道 散热 系统 | ||
1.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基体(1),芯片基体(1)加工有微流道循环散热管路系统;所述微流道循环散热管路系统,包括位于芯片基体(1)上层的散热总成(2)、均位于芯片基体(1)内层的吸热总成(3)和微气泡泵总成(4)、以及将散热总成(2)、吸热总成(3)、微气泡泵总成(4)三者串联构成循环的干路管(5);
所述微气泡泵总成(4)包括相变腔(6)、单向分流腔(7)、位于单向分流腔(7)上游的A缓冲腔(8)、位于单向分流腔(7)下游的B缓冲腔(9);吸热总成(3)以及相变腔(6)均位于芯片基体(1)产热区域;相变腔(6)内填充有相变液(10);相变腔(6)通过驱动管路(18)与单向分流腔(7)的中部导通;所述驱动管路(18)的容量大于相变液(10)受热汽化后的体积膨胀量;所述A缓冲腔(8)和B缓冲腔(9)的缓冲量大于相变液(10)受热汽化后的体积膨胀量;吸热总成(3)、散热总成(2)、单向分流腔(7)内均填充有冷却液(11);在驱动管路(18)内,冷却液(11)与相变液(10)两者不互溶或者通过与两者不互溶的隔离液泡(12)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缓冲腔(8)和B缓冲腔(9)均为密封腔体,内部均填充有不溶于冷却液的缓冲气体(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A缓冲腔(8)和B缓冲腔(9)均由多个毛细管流道(13)并联或者串联组成;毛细管流道(13)的末端与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分流腔(7)由两个方向相同的锥管(14)在分流腔管(16)的两端串接构成;驱动管路(18)的末端在两个锥管(14)之间与干路管(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分流腔(7)由两个方向相同的单向阀(15)在分流腔管(16)的两端串接构成;驱动管路(18)的末端在两个单向阀(15)之间与干路管(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腔(6)外部安装有周期性主动加热装置(1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腔(6)外部安装有周期性主动加热装置(1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由气泡微泵驱动的微流道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腔(6)外部安装有周期性主动加热装置(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19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