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转换装置和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3268.1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香;森和久;大沼直人;松本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5K7/20;H05K5/02;B66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牛孝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转换 装置 电梯 | ||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电力转换部,其包括第一冷却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器的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
第二电力转换部,其包括第二冷却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器的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
与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电连接的电容器;
用于将所述电容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的配线导体;和
支承所述第一电力转换部和所述第二电力转换部的支承部件,
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位于所述第一电力转换部与所述第二电力转换部之间,
所述电容器位于由所述第一电力转换部、所述第二电力转换部、所述配线导体和所述支承部件所围成的空间,
所述配线导体包括将所述电容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各自的P端子的P侧配线导体,和将所述电容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各自的N端子的N侧配线导体,
所述P侧配线导体和所述N侧配线导体由平板状的金属导体板构成,隔着绝缘体彼此层叠,
层叠的所述P侧配线导体和所述N侧配线导体覆盖所述空间的整个顶面,使得所述空间构成通风道,
在所述第一电力转换部和所述第二电力转换部各自的正面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在所述电力转换装置的正面一侧,在所述通风道的两端的开口部中的一个开口部或另一个开口部设置有第三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在所述第三风扇的两侧与所述第三风扇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冷却风以从所述通风道的所述一个开口部去往所述另一个开口部的方式通过所述通风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电容器之间的第一热屏蔽板,和位于所述第二冷却器与所述电容器之间的第二热屏蔽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半导体组件中分别设置有半导体开关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力转换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器的第三功率半导体组件和第四功率半导体组件,
所述第二电力转换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器的第五功率半导体组件和第六功率半导体组件,
所述电容器与所述第三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第四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第五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六功率半导体组件电连接,
所述配线导体将所述电容器连接至所述第三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第四功率半导体组件、所述第五功率半导体组件和所述第六功率半导体组件。
6.一种电梯,包括:
轿厢和对重;
在井道内悬吊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的主吊索;
驱动所述主吊索的曳引机;和
对所述曳引机的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
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转换装置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32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